10月21日,美国陆军宣布与黑石集团达成合作,共同参与1500亿美元军队改造计划。美军此次与私募巨头合作,标志着美军将通过商业化方式重塑战斗力,从而推动进一步转型! 今年4月,美国五角大楼就已经拉了凯雷集团入局,这次黑石的加入,相当于把华尔街的资本力量更深地拉进了军队改造这件事里。 为什么美军要找这些私募巨头呢? 说起来也能理解,这些年美军的效率确实有点跟不上趟了。官僚主义特别严重,不管是买装备还是搞技术研发,都慢得不行,跟现在快速发展的需求完全不匹配。 所以他们想找黑石这种擅长“降本增效”的企业来帮忙,希望用商业化的办法重塑战斗力,推动军队进一步转型。 黑石这类资本巨头,最拿手的就是把各种东西当成“资产包”来优化,不管是运营、供应链还是成本核算,都有一套商业化的标准。 等他们真正参与到军队改造里,大概率会派一堆专家过来,用商业上的KPI来衡量军队里的各种事。 比如坦克维修要花多长时间、军事基地的能耗高不高,这些都会被当成数据指标算进报表里,怎么省钱、怎么提高效率,估计会是他们优先考虑的事儿。 不过话说回来,军队毕竟不是普通的公司,打仗也不是做生意。 一支看起来“精干高效”的军队,真的就等于能打胜仗的军队吗?用财务报表上的“效率”来替代战场上的“有效性”,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 就拿装备来说,要是为了降成本,延长装备保养周期,或者买便宜但可靠性差的零件,在报表上确实好看,成本降下来了,可到了真刀真枪的战场上,这些“优化”说不定会出大问题。 万一因为一个省下来的零件,导致坦克在关键时刻坏了,任务失败不说,还可能让士兵送命,到时候这个责任该算谁的,是出主意的私募顾问,还是下命令的军队领导,这都不好说。 而且资本都是要赚钱的,1500亿美元的军队改造计划,和平时期怎么让这笔钱产生高回报呢?这难免会让人担心,为了追求利润,会不会有人故意制造紧张局势,甚至挑起冲突。 毕竟对资本来说,有冲突才有更多赚钱的机会,可这对普通人来说,却是天大的风险。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从五角大楼跳槽到军用私募公司的官员越来越多,光2019到2023年就有至少50人,形成了所谓的“旋转门”。 2022年美军相关的游说支出更是涨到了2.3亿美元,比前一年多了82%。这说明资本已经不只是在外面影响决策,而是直接走进了军队的会议室,成了合作伙伴。 这种“军融复合体”比以前的“军工复合体”捆绑得更紧,带来的风险也更大。 说到底,这1500亿美元最终还是要美国纳税人来买单,可产生的风险却可能让全世界都跟着受影响。 短期看,军队的各项数据可能会变好看,但从长远来说,要是一支军队的核心被利润逻辑左右,把战争当成生意来做,那到底是在变强,还是在走向危险?
在网上遇上一美国小伙,他一上来就说:“你是中国人?就是那个被绝大多数国家侵略,沦
【1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