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拿了快三百个诺奖的人,凑在一起二十多年,连个火星车都没送出地球。 咱们呢?“

每个角落看日落 2025-10-23 15:45:53

一帮拿了快三百个诺奖的人,凑在一起二十多年,连个火星车都没送出地球。 咱们呢?“天问一号”,七个月,直接就杵在火星上了。 这事儿想想就特别有意思。 每年一到诺奖季,总有人唉声叹气,感觉咱们又被“世界主流”给甩下了。说实话,我每次看到这种论调,都有点想笑。 那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昨日成就奖”,奖励的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科技都迭代成什么样了,还抱着本旧辞典去查新词,有意义吗? 更逗的是它那个小作坊式的评奖规则,最多给三个人。 咱们的空间站,那是几十万人、上万个单位干出来的大活儿,这奖怎么发?给谁?难道给食堂大师傅吗,毕竟饭也做得不错。 说白了,人家玩的是小而精的“理论突破”,咱们玩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系统工程”。 日本抱着一堆化学、医学奖,探月也就刚到“验证技术”的水平,在月球上蹦跶一下,连把土都没舍得挖回来。咱们呢,是直接开着挖掘机去的。 欧洲人更逗,火星车搞了二十多年,一会儿没钱了,一会儿合作方掰了,眼瞅着咱们都开始在火星上搞自拍了,他们的车还在地球的车库里趴窝。 所以说,别再盯着那个名单自怨自艾了。 有些实力,是写在纸上的。 而有些实力,是刻在月球和火星上的。 咱们的路子,一直都很野,也很实在。就是要解决问题,要国计民生,要把科幻片里的场景,一步步变成家门口的现实。 5G专利、特高压、量子通信……这些改变世界格局的东西,哪个诺奖的评委能看懂?他们看不懂,但全世界都在用。 这就够了。 星辰大海,我们是亲自去测量的。 月亮上的土,我们是亲手去挖的。 这比任何奖牌,都硬气。

0 阅读:46

评论列表

阳光

阳光

2025-10-23 20:44

[点赞][点赞][点赞]

每个角落看日落

每个角落看日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