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这是嫌我死得还不够快吗?特朗要祭出超级大招了!如果中美无法达成贸易协议,美

自由轻羽事 2025-10-23 12:53:14

波音:这是嫌我死得还不够快吗?特朗要祭出超级大招了!如果中美无法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禁止对中国出口波音飞机零配件' 特朗普这话听着够硬气,可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哪儿是施压中方,分明是把波音往火坑里推,简直是嫌这家百年航空巨头死得不够快。 事情的由头得从10月9日说起,商务部公布了稀土及相关产业链设备、超硬材料、锂电池的严厉管制政策,这可是中方手里的“硬牌”,直接戳中美国高端制造的痛点。 没想到一天后,特朗普就急着反击,扬言要加征100%关税,还把波音飞机及零配件出口摆上了威胁清单。10月21日,他在白宫会见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时更是把话说得直白。 “我们卖给他们很多波音飞机,他们确实需要”,话里话外都是“拿飞机卡脖子”的意味,末了却又嘴软补一句“我认为我们会达成协议”,这种软硬兼施的套路,早就被看穿了。 核心问题来了:真断供波音零配件,到底谁更疼?先看我们自己的家底,截至2025年,国内各大航司运营的波音飞机约1855架,占民航机队的45%左右。 这些飞机的原厂零件、航电系统、发动机组件乃至维修认证,确实都攥在美国手里。乍一看,这似乎是个软肋,可真要细究,中方的应对空间远比想象中要大。 前半年基本能稳住阵脚,我们民航业的检修大修功底可不是吹的,没波音的技术支持,日常维护照样能拿下。更关键的是,航司普遍备有半年左右的备件库存,短期运营不会受太大影响。 那半年之后呢?备件耗尽了怎么办?其实早有先例,俄罗斯被波音、空客制裁后,就采取“飞一停一”的策略,把停飞飞机当“移动备件库”,这种应急办法虽无奈却有效,我们完全可以借鉴。 退一步说,我们的交通格局早不是“飞机独大”,高铁网络四通八达,早就分流了大量短途航线客流,就算部分波音飞机停飞,也不至于让交通体系瘫痪,影响确实有,但远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再算笔经济账,波音的损失可就太刺眼了。自2010年以来,我国采购波音飞机的总价已超1000亿美元,年均约100亿。现在天上飞的1855架波音飞机,每年光航材采购就需220亿美元。 售后服务还要再花30亿——禁运一年,波音直接损失就达350亿美元。这还只是眼前的,长远来看,我们市场丢了可就再也捡不回来了。要知道,我们占波音全球市场的20%,曾是它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可这些年份额已从2008年的80%跌到2025年的42%,空客靠着天津工厂的本土化优势早已占了58%的份额。如今要是主动断供,等于把剩下的市场拱手让人,空客巴不得趁机补位,国产大飞机更能借势加速崛起。 说到国产大飞机,这正是中国的底气所在。C919,2023年国航、南航、东航就各订了100架,如今订单量已超1500架,占中方窄体机市场的19%。产能也在飙升,从2024年的30架涨到2025年的75架,未来发展势头正猛。 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替代波音,但美国的禁运反而会倒逼国产供应链加速成熟。中航成飞、航发动力等一批航空装备企业早已成长起来,总市值动辄数百亿,从材料到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正在稳步推进。 波音断供看似是打压,实则给了国产大飞机“练兵”的机会,这种“阵痛”换来的可能是整个航空产业的崛起,简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更有意思的是,波音自己都慌了。 这家公司早就被贸易战折腾得够呛,前几年的质量问题加上订单流失,日子本就不好过。中方市场的重要性它比谁都清楚,近期一直在偷偷游说美国政府,生怕真的断供砸了自己的饭碗。 毕竟,飞机制造是全球化产业链,波音在中方有35家直接供应商,一旦断供,这些供应商的订单没了,波音全球供应链也会跟着受冲击。它想把产能转移到印度、东南亚,可当地供应链根本不成熟,哪能接得住这么大的盘子? 反观美国政府,这步棋下得实在昏聩。在全球化时代,航空产业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制造一架飞机要涉及几百万个零件、上万家供应商、几十个国家,中方在上下游环节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断供零配件,看似是卡我们的脖子,实则会引发连锁反应,波音的生产节奏会被打乱,美国航空业的就业和利润都会受影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35年前全球要新增4万架客机,亚太地区占38%,这么大的市场,美国真能眼睁睁看着波音错过? 说到底,特朗普的威胁更像是“虚张声势”。他心里清楚,波音禁运伤的是美国自己的企业,我们顶多受点短期影响,反而能借机壮大国产产业。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根本算不上什么“超级大招”。 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这是铁律。波音的命运,本不该被政治博弈绑架;中美航空产业的合作,本该是互利共赢的典范。特朗普要是真为美国企业着想,就该收起这些威胁把戏。 毕竟,我们的市场需求摆在这里,波音要是真丢了我国市场,再想回头可就难了。这一点,美国早该看清了。

0 阅读:0
自由轻羽事

自由轻羽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