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我们撂话,不排除对中国进行制裁!10月23日,根据法新社报道,欧盟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委员会正研究对中国近期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采取反制行动,并与七国集团(G7)伙伴协调应对,委员会正评估一系列可能的反制选项,以应对中方的新措施。 中国搞稀土出口限制,根本不是凭空找茬,而是早就该做的事。稀土这东西不是普通矿产,是芯片、新能源汽车、军工设备这些高精尖产业的命门,全世界都指着中国供应。 过去几十年,中国为了赚外汇,敞开了挖、低价往外卖,结果自己的稀土储量从占全球80%跌到现在30%,还留下一堆污染。现在搞管制,不过是想保护资源、倒逼国内产业升级,这有什么错? 欧盟倒好,一见中国要规范稀土出口,立马跳出来说要反制。他们咋不想想,自己每年用的稀土里,有多少是从中国进口的? 就拿新能源领域来说,欧盟现在大力推电动车,而每辆电动车的电机、电池都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中国供应的稀土占了他们进口量的70%以上。要是真没了稳定的稀土供应,欧盟的电动车产业怕是要立马掉链子,那些喊着要实现“绿色转型”的口号,转眼就得变成笑话。 再说他们提的“反制选项”,其实根本没多少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欧盟能拿什么跟中国掰手腕?是他们的奢侈品,还是汽车?中国消费者现在越来越理性,不是非买欧盟的奢侈品不可; 至于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就起来了,比亚迪、蔚来这些品牌在欧洲市场都开始抢份额,欧盟要是真敢搞贸易壁垒,最后吃亏的可能是他们自己的车企。 还有他们说要跟G7协调,这更像是拉帮结派壮声势。G7里的美国、日本,其实自己也依赖中国稀土。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但开采成本高、环保要求严,好几年都没怎么正经开采,现在80%的稀土加工品还得从中国进口。 日本就更不用说了,本身没什么稀土资源,全靠从中国进口。这些国家跟欧盟凑在一起,看似人多势众,其实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真要到了动真格的时候,能不能一条心还不好说。 欧盟口口声声说中国稀土管制“影响全球供应链”,可他们怎么不看看自己平时是怎么对中国的?这些年,欧盟跟着美国搞“脱钩断链”,在芯片、5G等领域对中国企业处处设限,动不动就搞所谓的“安全审查”,把正常的商业合作政治化。现在中国不过是在自己的资源上做了点规范,他们就受不了了,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 而且欧盟好像忘了,中国不是只有稀土这一张牌。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很多企业都把中国市场当成重要的增长点。 就拿德国来说,大众、宝马这些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了他们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还多,要是因为稀土问题跟中国闹僵,这些企业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还有法国的空客,这些年从中国拿了不少大订单,真要是贸易摩擦升级,空客能不能保住中国市场,都是个未知数。 再说了,中国也不是没做后手准备。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推进稀土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从开采、冶炼到深加工,各个环节都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现在中国不仅能供应稀土原材料,还能生产高附加值的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产品。 同时,中国也在跟缅甸、澳大利亚等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合作,拓展稀土进口渠道,降低对单一来源的依赖。 反观欧盟,他们在稀土加工领域的技术跟中国差得远,很多稀土加工环节还得依赖中国企业,真要是断了中国的稀土供应,他们想找替代来源都没那么容易。 欧盟现在喊着要反制,其实更多是想给中国施压,让中国取消稀土管制,继续像以前那样低价供应。 可时代早就变了,中国不会再为了短期利益,牺牲自己的战略资源和长远发展。欧盟要是真聪明,就该坐下来跟中国好好谈,通过平等协商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而不是跟着美国瞎起哄,搞什么反制。 要是欧盟非要一条道走到黑,真的实施反制措施,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会让自己的相关产业陷入困境,还会破坏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毕竟现在的世界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搞贸易对抗、零和博弈,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欧盟那些决策者要是还有点清醒,就该早点认清现实,别再做那些不切实际的梦。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立场不会动摇,保护自己的战略资源、维护自身的发展利益,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欧盟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就得拿出诚意,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跟中国好好沟通,而不是动不动就威胁要反制。否则,最后吃亏的,肯定是他们自己。
欧盟打来电话,2小时提两个请求,稀土和安世,中方一个也没松口。2025
【32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