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街头冒出来这么个印度 “白嫖式穷游者”,搭帐篷占公园、露天解决拉撒,拦车要蹭 200 公里路程,一天花 15 块钱混饭吃,还不听劝硬往路中间闯 —— 最该追问的是:到底是谁把这种人放进来的?中国人去印度办签证,得掏近 10 万流水证明,他倒好,一分钱不想花就能晃进中国,这门槛差得也太离谱了!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中国人去印度办个旅游签证,得掏近3个月银行流水,余额还得够5000块人民币/人,他倒好,一分钱不想花就能晃进中国。 这种“白嫖式穷游”照理说应该不会出现才对,毕竟第一步就卡在了签证审核的口子上,法律写得很清楚,外国人申请签证,不能保障在中国境内期间所需费用的,根本就该不予签发签证。 这位一天只花15块钱、连路费都要靠蹭的主,显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费用都没法保障,怎么就顺顺当当拿到了入境签证? 今年10月初刚有个印度博主,挑战带一百多块钱来中国穷游,落地就因为没钱寸步难行,最后还是靠一个中国大哥掏钱救急,这才过去半个月,又来一个更夸张的,可见这已经不是个例,而某些环节真出了问题。 反观中国人去印度办签证的规矩之严,办过的人都有体会,江西顺签商务今年5月的权威指南写着,中国公民申请印度旅游签证,必须提供近3个月银行流水,余额建议不低于5000元人民币/人,海关还可能抽查现金。 虽说不像大家传言里的“近10万流水”那么夸张,但资金证明是实打实的硬性条件,少一分都可能被拒签。 可反过来看印度公民来华,按中国的签证政策,普通旅游签也该提供费用保障证明,但从这两个穷游者的情况看,他们显然是钻了漏洞。 这种“我方严审、对方宽松”的不对等,不光是对中国公民的不公平,更是给入境管理埋下了隐患,连基本生活都靠“蹭”的人,很容易滋生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广西这位占公园、闯马路的三哥就是明证。 要知道中国和印度,根本不在互免签证协定名单里,印度公民来华必须办签证、过查验,每一道程序都该是刚性的,不是可松可紧的橡皮筋。 去年就有媒体报道过,个别外籍人士靠伪造行程单入境后搞“穷游”,最后因为扰乱公共秩序被遣返,怎么到了今年,还是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10月那个印度博主好歹还只是没钱求助,这位直接把公共场所当成了自家后院,连基本的文明底线都不守。 这种行为要是放任不管,不仅影响市容,影响中国百姓的正常生活,更会让其他想钻空子的老外觉得,“中国的规矩可以随便破”。 最严重的情况,就莫过于这些老外可能利用我们中国人的善良,大肆占便宜耍无赖,后续只会引来更多类似的麻烦,这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说白了,这事暴露的不是“穷游”本身的问题,是我们入境管理里“过度宽容”的心态。 总有人觉得对外国人放宽标准是“好客”,却忘了“好客”得有底线,“开放”得讲原则,中国公民去国外办签证,人家查流水、要担保,从来不会因为“友好”就降低标准,我们凭什么要对连基本费用都掏不起的人网开一面? 更何况《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摆在那,“费用保障”是法定的入境前提,不是可以随意放弃的“礼节”。 最近这些年,来华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这是开放的好事,但好事得办好。 10月的印度博主事件已经给我们提了醒,现在广西又出这么一档子事,再不痛定思痛查漏补缺就说不过去了。 咱必须得把签证审核的口子扎紧,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公民,申请旅游签必须提供实打实的资金证明,驻外签证机关不能有任何“放水”空间,初审、面谈、材料核查一个都不能少。 边防检查也得把好入境关,对证件不全、费用不明的人坚决拦下,不能让签证环节的漏洞变成入境后的麻烦。 属地管理同样要跟上,一旦发现外籍人士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该劝导的劝导,该处罚的处罚,该遣返的遣返,不能因为“涉外”就网开一面。 这事不是小题大做,是关乎管理公平和公共安全的大事,中国人出去得按规矩办签证,外国人进来也得守我们的规矩,这才叫对等,才叫公平。 那个在广西街头蹭吃蹭住的印度穷游者,该管得管,该送回去得送回去,但更重要的是得查清楚,他到底是从哪个环节溜进来的。 把漏洞补上,把规矩立实,才对得起那些按要求办签证、守规矩的中国公民,也才能让我们的开放环境更安全、更有序。 不然今天来个“白嫖穷游的”,明天就可能来更离谱的,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晚了。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广西街头冒出来这么个印度“白嫖式穷游者”,搭帐篷占公园、露天解决拉撒,拦车要蹭
柳淮蕊
2025-10-23 11:55: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