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说不过去啊,美国多家车企因缺铝原料而停产,可中国并未对铝实施管控,理应不存

修竹崽史册 2025-10-23 10:55:55

这实在说不过去啊,美国多家车企因缺铝原料而停产,可中国并未对铝实施管控,理应不存在铝材料短缺的情况。况且中国在市场中仅占一半份额,美国缺铝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美国媒体反复提到铝原材料断供,让不少人以为全球铝市场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问题。   可查查公开数据就会发现,实际上2025年全球原铝供需总体上还是平衡或者略有过剩。   美国的铝产量则持续萎缩,自己的冶炼能力大幅下降,越来越依赖进口,这几年美国国内铝行业产能约束很大,已经失去了自给自足能力。   一个国家如果过度依赖原材料进口,那么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应对策略,无非是开放多元采购渠道或加强对国际供应商的合作。   但美国实际采取的做法却刚好相反,过去几轮所谓“贸易保护”政策,让美国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铝出口国施加了重税,尤其是在2025年,美国政府再次调高铝产品进口关税,最高征收比例已经达到50%。   这不仅推高了进口成本,而且严重限制了进口渠道的灵活性,多家美国企业甚至公开表示,高关税让他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处境,自身无法自给,还要高价进口,结果只能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甚至影响生产和就业。   美国对铝进口设限的同时,本土供应链内部也出现了不可控的“黑天鹅”事件,比如今年下半年,纽约州最大的Novelis铝厂突发火灾,导致美国汽车行业约40%的铝板供应瞬间中断。   美国车企对于这种大型单一供货商的依赖程度极高,甚至福特、丰田、大众、Stellantis等多家知名车企都直接受到影响。   这次火灾之后,多地工厂直接停产,多款主力车型、尤其是电动皮卡和高端SUV产线被动暂停,福特一度损失了超过10亿美元利润。   火灾只是横在供应链上的一块“绊脚石”,本可以通过国际采购来弥补,可偏偏美国对进口铝材征收了高额关税,强行切断了本可以救急的外部输入通道。   Novelis不得不尝试从海外工厂调配资源,但每一吨进口进来,都要支付高达50%的关税额,导致补齐这部分缺口几乎不现实,最终损失还是只能由企业和消费者自己消化。   更耐人寻味的一点在于,其实中国并没有对铝产品的出口施加实质性限制,只是在2024年12月主动取消了部分铝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目的是倒逼本土企业走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发展路线。   中国铝业协会也多次强调,中国的铝材生产以上国内消费为主,不鼓励低水平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封锁,即便有出口受限,波及面其实有限。   欧洲、东南亚甚至中东地区,均是全球主要铝出口地,美国进口渠道本不至于这么单一。   可惜美国的贸易战策略,不仅极大增加对少数几个供应商的依赖,还把本土制造链锁死在关税壁垒之内,最终自己“卡自己脖子”。   市场的基本面问题不大,真正让美国车企“崩溃”的,既不是全球供给能力,也不是中国主动限供,而是美国自身的政策和供应链系统性失稳。   哪怕是汽车行业最核心的三大消费领域,汽车、建筑、包装,如今都要考虑替换材料,用别的金属来规避高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美国社会和产业界也并非没有看清这个现实,美国铝协会等行业组织近年屡次呼吁,政府应当重新审视关税与内外供应链的关系。   在特朗普时期不断加码,后续政策也未见实质性放松,用关税保护换自给并没有达到预期,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供应端突发,受伤的永远是下游应用企业。   短期内,美国铝原料紧张的状况不会因中国政策调整发生根本性扭转,汽车行业停产的表象背后,实则是产业竞争力、政策误判和风险防控能力的多重叠加。   长期关税不仅贸易受损,还严重放大了单点风险,大宗商品供应多元、互补已成常态,追求自绝于全球供应网络的“自保式”政策,只会适得其反。   你认为美国会在多次教训后,重新调整政策走向供应链开放,还是会坚持高关税满盘自保?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美多家车厂因零部件短缺停产》

0 阅读:52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