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使馆新建项目已被英方拖延长达7年之久!中方已展现出最大诚意与最大耐心,但英方毫无契约精神、失信失德,不断以各种理由拖延审批并乱加挂钩,导致项目审批问题不断复杂化、政治化,这与英方承诺和改善中英关系的表态完全不相符合!如若再不兑现承诺,造成后果将由英方独自承担! 这场持续七年的审批拉锯战,要从2018年说起,当时中方斥资2.5亿英镑买下伦敦市中心皇家造币厂旧址,提交了完整合规的建设申请,没想到这一等就是漫长的七年。 期间英方换了三任首相,议会吵了五轮,审批期限一推再推,从最初的模糊答复到2025年8月推迟至10月21日,再到10月又宣布延至12月10日,一次次消耗着中方的耐心。 更讽刺的是,中方的规划设计方案不仅符合英国《城乡规划法1990》要求,还获得了专业评估机构的高度认可,附近规模更大的商业开发项目都能顺利获批,唯独中国使馆项目被百般刁难。 英方的双重标准在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边死死卡着中国使馆的审批,那边自己驻华使馆的新建项目却在北京一路绿灯。 2021年英国驻华使馆新馆舍在北京顺利开工,总投资约1.2亿英镑,中方严格履行国际义务,还主动提供各种便利。 今年以来,英国多位官员来华时还特意提出要讨论驻华大使馆的扩建和改善问题,完全无视自己在伦敦对中方项目的恶意拖延。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操作,连英国媒体都忍不住吐槽,直言其把“双重标准”写在了脸上。 更让人不齿的是,英方还拿所谓“间谍风险”“图纸信息不全”等谣言做借口,被中方戳穿后仍不收敛,本质上就是在追随美国的对华遏制政策,把正常的外交事务当成了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 英方的失信行为已经开始反噬自身。伦敦当地的酒吧老板早就抱怨,使馆工地的围栏一立,游客数量锐减,周末营业额直接掉了三成。 当地工会也给议员写信,警告再拖下去附近商铺可能倒闭一半,政府收不到税收还得发失业救济,纯属里外里双输。 对中方而言,七年里每年要为这块闲置土地支付的税费、维护费和安保费就超过800万英镑,累计已经花了5600万英镑,相当于五个多亿人民币,却连施工许可都没拿到。 更严重的是,这种政治操弄正在破坏中英双边合作的基础,就在10月15日,英方还以涉俄为由将11家中国实体纳入制裁名单,这种连环操作让两国的贸易、留学等领域合作都蒙上阴影。 英国贸易部曾声明要在未来五年拆除对华贸易壁垒,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连使馆审批这种基本事务都要政治化,所谓的经贸合作目标不过是空头支票。 契约精神是国际交往的底线,《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早就明确规定,东道国应为外交馆舍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这是英方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筹码。 英方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核心还是霸权思维在作祟,觉得跟着美国就能随意打压中国,却忘了自己的实际利益早就和中国深度绑定。 英国的威士忌出口、核电技术合作、留学经济都离不开中国市场,把正常的使馆建设项目政治化,最终损害的还是英国自身的国际信誉和经济利益。 中方一直保持克制,展现了最大的诚意,但这绝不意味着中方会无限度容忍,英方要是继续执迷不悟,中方的对等反制完全合理合法,到时候英国驻华使馆的扩建计划恐怕就要面临同样的困境,这笔账英国财政部可得算清楚。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靠的是相互尊重和守信履约,不是单方面的霸权施压。 英方要是真的想改善中英关系,就该摒弃双重标准,尽快批准中国驻英新馆的建设方案,用实际行动重建信任。 否则,失去的不仅是一次合作机会,更是整个国际社会对英国契约精神的认可。 信任建立需要多年积累,崩塌却只在一念之间,英方此刻的选择,将直接决定未来中英关系的走向。 你觉得英方会在12月10日的最后期限前兑现承诺吗?中方的对等反制又会带来哪些影响?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使馆新建项目已被英方拖延长达7年之久!中方已展现出
史记越玉门
2025-10-23 10:22:44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