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舞台上那身造型一出来,评论区又炸开了锅。不是说不好看,是太扎眼——紧身亮片裙裹着曲线,动作幅度稍大就引来镜头特写。有人跟着起哄“这是靠造型博眼球”,也有人替她委屈“她唱功还用得着这个?” 其实不止她,单依纯最近的舞台也往“成熟风”猛靠,露肩装配高跟鞋,唱着情歌时眼神带电。黄龄更不用说,从《痒》到现在,旗袍开叉一年比一年高,仿佛不穿出点“风情”就对不起麦克风。 但有个细节被骂声盖过了:张靓颖唱《终于等到你》时,哪怕穿得简单,高音一出来照样让人起鸡皮疙瘩;单依纯在《中国好声音》穿校服唱《永不失联的爱》,干净得像块水晶,那才是让人记住的样子。 说白了,观众较真的不是“穿得多穿得少”,是怕“造型盖过实力”。就像食堂大妈总说“菜做得香,谁在乎盘子花不花”,唱歌也是一个理——嗓子里的劲儿够足,穿T恤牛仔裤照样镇住场;要是唱功拉垮,再华丽的衣服也像租来的戏服。 身边玩乐队的朋友说得实在:“舞台造型是加分项,不是救命稻草。”张靓颖早年穿白衬衫唱《画心》,黄龄素面朝天弹着吉他唱《玫瑰玫瑰我爱你》,那时候没人挑造型,因为歌声里的故事够打动人。 现在的问题是,太多人把“性感”当成捷径。好像领口开低一点,裙摆短一点,就能遮住唱功上的短板。可观众耳朵是尖的,你是真有料还是纯摆拍,一听就门儿清。 说到底,歌手的舞台最终拼的还是“声音里的魂”。造型再抢眼,不如副歌部分一个转音来得实在。希望张靓颖们能明白,大家等的不是新裙子,是那个一开口就能让人忘了她穿什么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