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与中国不能达成经贸协议,美国会发生什么?如果美国和中国谈判最终谈崩,美国

义气先义 2025-10-22 19:13:32

如果美国与中国不能达成经贸协议,美国会发生什么?如果美国和中国谈判最终谈崩,美国会发生哪些事情?中美谈崩的第一个效果就是双方维持旧有高关税,甚至增加关税。 据说美国民众现在已经上街游行,反对物价上涨了。如果关税不能降下来,甚至继续增加,美国民众游行会加剧反政府行动会加剧。特朗普可能会下台。这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说起中美经贸谈判要是彻底崩盘,美国那边立马就得面对一堆麻烦事儿。2019年那会儿,谈判眼看要黄,双方就把关税卡得死死的,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了25%的税,覆盖了价值3500亿美元的进口货,中国也回击了,针对美国大豆、汽车啥的征收报复性关税。这套组合拳下来,美国消费者直接成了冤大头。研究显示,关税成本基本转嫁给了老百姓,每户人家一年得多掏1300美元买东西。超市里的洗衣机、手机、衣服,全都贵了10%到20%,这不是小数目,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本来就紧巴巴的,现在物价一飙,日子更难过了。农民那边更惨,美国中西部的大豆种植户出口中国锐减了80%,仓库里堆满卖不出去的货,政府只好扔了610亿美元补贴才勉强稳住局面。可这钱也不是天上掉的,最终还是纳税人埋单。 这种局面一拖长,街头抗议就起来了。2019年底到2020年初,美国多地爆发示威,农场主和工人走上街头,高喊反对关税毁了他们的生计。芝加哥、华盛顿那些地方,成千上万的人聚集,标语上写着“贸易战伤了美国人自己”。这些抗议不光是零星的,很快就连成片,覆盖了从农业州到工业城市的范围。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从高峰滑到35%以下,中西部摇摆州选民特别不满,因为他们直接感受到工厂订单少了,工资缩水了15%。民主党抓住机会,在国会推审查决议,共和党内部也裂痕越来越大。眼瞅着2020大选在即,这种民怨沸腾的势头,特朗普的连任梦基本碎了。事实证明,他确实在选举中输了,这事儿跟贸易战的烂摊子脱不了干系。 谈判崩了不光是国内闹心,国际上美国的影响力也跟着打折。欧洲、日本、韩国这些老盟友,本来指望美国带头对抗中国,结果一看关税战打得自己也疼,赶紧调整策略。德国企业就把供应链挪向亚洲其他地方,避开不确定性;韩国和日本增加对华投资,东京的商界会议上就明摆着讨论“新平衡”。美国国务院得砸更多钱拉拢这些“小弟”,防务协议续签时,首尔那边还得讨价还价。俄罗斯和中国加强能源合作,莫斯科签协议时,美国的情报报告直指对手阵营壮大了。WTO那头也警告,脱钩风险会让全球GDP缩水7%,美国作为发起方,吃亏最大。第三方国家捡了便宜,像越南、墨西哥出口美国猛增17%,全球贸易重分配,美国的份额反倒少了。 经济层面,长期看美国丢了太多机会。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美国制造业没法用廉价原材料,生产成本比别人高15%。中西部工厂传送带空转,订单从中国转走,失业率在那些州蹿升。研发预算也得缩水,底特律的实验室关了不少项目,工程师们跳槽海外。消费者继续遭罪,家庭开支每年多出上千刀,超市货架上替代品贵不说,还不一定有货。NBER的研究直白点出,贸易战让美国出口下滑,投资增长少了0.3个百分点,到2020年底还得再掉1.6%。这不是短期阵痛,是结构性伤疤,修复起来得花好几年。 科技领域损失最扎心。美国硅谷靠中国工程师撑着大局,这些人勤奋又聪明,贡献了大量AI和芯片创新。贸易紧张一升级,签证收紧,人才外流就止不住。2020年后,中国裔研究人员打包走人,飞往加拿大或新加坡,机场安检线里就见行李箱堆成山。谷歌、苹果报告供应链断裂,帕洛阿尔托的招聘会冷清了,简历堆里缺口明显。CEPR分析说,科技脱钩会砍掉生产力和知识扩散,美国在高科技出口上落后,中国反倒借机自力更生。稀土出口管制一出,美国电动车和军工产业卡壳,成本翻倍。长远计,美国领先地位摇摇欲坠,创新速度慢下来,全球竞争中吃亏。 军事国际事儿得说严谨点。贸易战升级,牵扯到台湾地区防务合作,美国得额外花钱维持那些协议,但盟友不买账,韩国总统在会谈外草坪上摇头,欧洲峰会桌上文件堆着转向亚洲的计划。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是信任崩了。美国对手得了喘息,俄罗斯能源出口中国涨了,北京的反制措施让华盛顿的战略围堵更费劲。CSIS报告指出,除非双方让步,贸易下滑会波及能源转型,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得打个问号。 总的来说,谈判崩盘对美国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先是钱包瘪了,街头乱了,然后国际朋友散了,经济科技都跟不上趟。特朗普那套“关税大棒”听着硬气,实际坑了自己人,支持率崩盘,下台是迟早的。2025年回头看,这场闹剧的教训还在,物价阴影没散,工厂灯还灭着。要是再来一轮,估计美国老百姓更没脾气了。话说回来,贸易本该互利,硬要脱钩,谁也别想好过。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