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有点不厚道,有点店大欺客的感觉,中国已经暂缓从巴西进口大豆,原因很简单,他们涨价有点太狠了,这也暴露了一个风险,过度依赖某一个单一市场潜在的不确定因素是非常大的。 要说中国餐桌和养殖场的 “命脉”,大豆绝对算一个。国内一年要吃掉 1 亿多吨大豆,可自己地里也就产 2000 多万吨,每十吨里就有八吨多要靠海外进口。 2025 年前八个月进口的 7300 多万吨里,巴西一家就占了 71.6%,美国的份额跌到 22.8% 不说,从 5 月开始更是一粒都没从美国买过。 可就在这种依赖度下,巴西大豆突然玩起了涨价套路,中国干脆放缓了采购节奏,这波操作直接戳破了单一供应链的脆弱性。 巴西敢这么 “店大欺客”,说白了是掐准了中国的需求节点。今年初巴西主要大豆产区遭了强降雨,收获和装运都晚了半个月以上,一季度对华出口直接降了 55%,3 月更是只来了 95 万吨,创了十多年同期最低。 这本是天灾导致的供应衔接问题,可巴西出口商却趁机抬价,4 月时国内豆粕价格跟着疯涨,每吨比上月高了 670 到 950 元,比去年同期贵了两成。 更有意思的是,明明巴西 2024/2025 年度大豆产量创了 1.69 亿吨的新高,出口量预计能超 1 亿吨,绝大部分都要卖给中国,却偏要在供应延迟时坐地起价。 但巴西的底气其实一戳就破,他们比中国更依赖这份生意。央视财经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 到 10 月巴西大豆出口突破 1.022 亿吨,其中 79.9% 都卖到了中国,光 9 月一个月就有 650 万吨运到中国,占当月出口总量的 93%。 上半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额占比更是超过七成,大豆综合体出口占了巴西农产品总出口的 32.8%,说是靠中国市场吃饭一点不夸张。中国这边一暂缓进口,巴西豆农就开始急了,毕竟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国家能消化这么大规模的大豆。 其实中国早有准备,没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去年底眼看美国贸易政策有变数,国内企业就提前 “超量” 扫货美豆,从去年 10 月到今年 3 月,从美国买的大豆比上一年多了近 42%。 虽然 5 月后没再买美豆,但阿根廷成了新的补给源,9 月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同比暴增 91.5%,一下子占到当月进口总量的 9%。 更关键的是国家储备这张牌,4 月中下旬中储粮连续投放储备大豆,光 4 月 23 日就投了 62.4 万吨,既补了缺口又稳了价格,给市场吃了定心丸。 国内的自救措施也在发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了完善大豆生产者补贴,还搞了种子包衣补助,就是要把大豆扩种落到实处。这些年国产大豆面积和产量一直在涨,虽然短期内还补不上缺口,但长期来看能慢慢降低对外依赖。 而且饲料行业也在想办法,比如在奶牛饲料里加苜蓿草替代豆粕,既不影响产奶量还能降低成本,算下来豆粕涨价对养殖业的影响也就 3% 左右,根本扛得住。 最尴尬的要数美国豆农,9 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直接跌到零,这是 2018 年以来头一回。1 到 8 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才 580 万吨,同比降了近 80%,眼睁睁看着中国订单全被巴西、阿根廷抢走。美国农业局联合会急得跳脚,豆农们盼着政府援助,可偏偏赶上政策搁置,只能看着大豆堆在仓库里掉价。 现在市场已经开始转向了,4 月下旬巴西大豆密集到港后,国内油厂开机率回升到 40% 以上,豆粕价格很快就跌回 4000 元以下,期货价格也跟着降了 111 元 / 吨。这说明只要供应跟上,巴西的涨价把戏根本玩不长久。 说到底,巴西大豆涨价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单一供应链的致命伤。你越依赖,对方越敢漫天要价。但中国的应对也说明,这种依赖不是死结:提前锁定替代货源、动用储备调节、发力国产种植,多手准备下来,就能把主动权抢回来。 估计巴西那边也看明白了,真把中国惹急了转投其他国家,最后亏的还是他们自己。毕竟生意是相互的,“店大欺客” 或许能赚一时,但绝对走不长远。
巴西那边,大豆已经不是按吨卖了,是按“山”卖的。还没到年底,就卖了超过1亿吨,直
【10评论】【21点赞】
三孩之父
巴豆谁敢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