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今天(10月22日)写道:“美澳合作能否撼动中国对稀土的控制?澳大

亨克孤独 2025-10-22 15:27:41

纽约时报中文网今天(10月22日)写道:“美澳合作能否撼动中国对稀土的控制?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成熟的产业体系,美国则希望寻求中国以外的矿产来源。两国的合作可能改变全球稀土贸易格局,但建设矿山、炼油厂和工厂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美澳想撼动中国稀土控制权?先算算这笔“铝账”再说!分离100吨镓,得配套大约750万吨电解铝产能,这什么概念?相当于美国铝业全年产量的3倍还多!   美国铝业协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原铝年供应缺口高达400万吨,就算把所有闲置产能全重启,缺口还是有360万吨。   这意味着美澳想搞镓分离,首先得把铝产能翻三番,但美国连现有的铝需求都填不满,哪来的资源支持这个疯狂计划?   更讽刺的是美国每年还得出口200多万吨废铝罐给中国,自己国内的铝废料回收率只有58%,连中国的零头都比不上。   而澳大利亚那边也不省心,虽然莱纳斯稀土公司号称在马来西亚搞出了重稀土分离技术,但他们用的离心萃取机全是从中国进口的。   更绝的是莱纳斯生产的氧化镝纯度只有99.5%,而军工级产品需要99.99%的纯度,最后还得把货拉回中国重新提纯。这哪是“去中国化”,分明是给中国稀土产业链打工!   再看看时间成本,中国从稀土矿到高纯镓的全流程只需要28天,而美澳的稀土项目大多还停留在勘探阶段。澳大利亚北领地的诺兰斯项目计划2027年才投产,就算顺利建成,从采矿到分离再到精炼,没个五六年根本搞不定。   反观中国,赣州的稀土产业集群里,几百家企业扎堆在方圆几十公里内,物料调配半小时就能到位,这种效率美澳拿什么比?   最搞笑的是环保问题,澳大利亚国内对稀土项目的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莱纳斯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就因为放射性废料处理问题被当地居民告上法庭,折腾了十几年都没彻底解决。   要是把生产线搬回澳大利亚本土,原住民社区和环保组织能把政府办公室的门槛踏破。美国也一样,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因为环保审批卡了10年,最后还是得把92%的精矿运到中国加工。   技术层面更是被中国死死卡住脖子,全球69%的稀土相关专利都握在中国手里,光磁性材料领域就有4300项核心技术。美国MP材料公司砸了2亿美元建分离线,结果连最基础的钕铁硼磁体都造不出来,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把90%的精矿继续卖给中国。更绝的是,中国2025年10月出台新规,把稀土分离设备、萃取剂配方全列入管制清单,连含0.1%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再出口都得经过中方审批。   产业链协同就更不用提了,中国稀土产业从内蒙古的轻稀土开采,到江西的重稀土分离,再到广东的磁材加工,形成了完整的闭环。澳大利亚呢?虽然有矿,但中下游配套全靠进口,矿石从西澳运到马来西亚分离需要3周时间,再空运到欧洲加工又得一个月。2025年一场台风就让莱纳斯的船队堵在海上,直接导致马来西亚工厂停产好几天。   最扎心的是成本对比,中国北方稀土生产一公斤稀土氧化物的成本只有4 - 7美元,而莱纳斯在马来西亚的工厂成本高达10 - 15美元,这种差距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就算美澳硬着头皮砸钱建厂,最终生产出来的稀土价格也会比中国高好几倍,到时候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军工企业谁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说白了,美澳的稀土合作就是一场政治作秀。美国需要向选民展示“摆脱中国依赖”的决心,澳大利亚则想借此巩固和美国的关系。   但工业文明不是靠签协议就能速成的,中国用了66年才建立起的稀土霸权,美澳就算砸进去几百亿美元,没有十年时间也别想撼动分毫。   更可笑的是,美国国防部刚宣布要在西澳建镓精炼厂,结果第二天就被媒体扒出,这个项目的核心技术还得从中国买专利。这哪是“战略自主”,分明是给中国稀土产业打广告!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