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地下党员林青和刘茂隆被捕,敌人软硬兼施,不奏效,打算处决他们时,一个

靖江的过去 2025-10-22 12:49:28

1935年,地下党员林青和刘茂隆被捕,敌人软硬兼施,不奏效,打算处决他们时,一个狱警偷偷对他们说:“我有办法救你们出去,但只能救一个,救谁?”没想到,两人开始为此争执起来。 1935 年 7 月 19 日深夜,贵阳警备司令部审讯室亮着汽灯。林青被铁链锁在老虎凳上,左腕因 “踩杠子” 酷刑扭曲变形。但他仍挺直腰杆,盯着国民党特务头子陈惕庐。 这位 24 岁的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很清楚,他藏的密电码和军用地图,直接关系红军能否突破包围圈。这些是省工委联合黔军党员弄到的,含新密码、空军暗号等,都是红军急需的。 “林先生,只要说出电台密码,委员长的委任状马上生效。” 陈惕庐皮笑肉不笑晃着文件,“你才 24 岁,没必要把命丢在这牢房里。” 林青艰难抬头,嘴角的血滴在青砖上。他盯着陈惕庐:“你们这些卖国贼,以为金条能收买共产党人的信仰?” 声音弱,却在夜里听得清楚。 那时的贵阳正处白色恐怖中。1935 年 1 月,中央红军到遵义后,林青经党中央批准,牵头成立中共贵州省工委 —— 这是长征中中央唯一批准的省级地下党组织。 省工委作用关键。他们借《惊蛰》喊抗日口号,组织 “红五月” 反帝活动,更把弄到的军用地图、密电码通过潘汉年送往前线,帮了红军大忙。 1935 年 4 月有叛徒出卖,7 月特务摸清所有联络点。“七一九” 事件让省工委面临灭顶之灾。 7 月 19 日清晨,林青去万宝街裁缝铺联络点。推开门没听到缝纫机声,只闻血腥味。他转身想退,几把枪口已抵住后背。 “林书记,别来无恙啊。” 特务李少白用枪口戳他太阳穴,“你战友刘茂隆已在牢里等你。” 刘茂隆是省工委增补委员,之前在贵阳组织 “文学研究会” 传革命思想。 同一时间,高家花园据点里,秦天真正急着烧文件。半小时前交通员报信:特务队正往各联络点赶。 最后一页密电码投进火盆时,远处传来枪声。高家花园是委员高言志捐的,1934 年 “九人工委” 起就在这办公。 警备司令部刑讯室里,刘茂隆也在受折磨。这个戴眼镜的书生被吊房梁三天三夜,脚底竹签扎得血肉模糊。特务逼问名单,他总喊:“共产党员的骨头比你们的刑具硬!” 陈惕庐气得摔茶碗:“用‘软板凳’!”“软板凳” 是绑人在木凳上,用湿麻绳勒胸到肋骨断裂。 林青也受了这刑,呼吸都困难。特务还对他用 “踩杠子”,但他始终没说一个字。 陈惕庐又讲 “三民主义”,说 “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林青驳斥:“只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国家强盛只能走共产主义道路。” 软硬都没用,两人守口如瓶。陈惕庐只好给南京发电:“黔省共党要犯林青、刘茂隆坚贞不屈,建议就地处决以儆效尤。” 8 月 20 日深夜,冷水浇醒昏迷的林青。他看到一张陌生却善意的脸。 “林书记,我是狱警董亮清,以前是上海地下党员。” 来人低声说,“我能救你们出去,每次只能带一个人借上厕所走,机会就一次。” 董亮清早和组织失联,见同志受难想救人。 林青看隔壁刘茂隆,两人同时说:“救对方!” 林青抓铁栏杆,说:“老刘,你组织能力强,出去要重建省工委。我伤太重,不能拖累革命。” 刘茂隆激动站起,腿麻摔倒:“胡说!你是书记,好多工作只有你能牵头,必须活!” 两人正争,牢门推开。陈惕庐阴着脸:“听说你们争谁先走?那就都别走了。” 他挥手,特务把林青拖到另一间牢房。 林青路过刘茂隆时,用眼神示意他服从。作为上级,他已做决定。 董亮清知道不能等了。8 月 20 日凌晨两点,他换岗时虚掩刘茂隆的牢门。等换岗特务走远,他开门:“跟我走!” 两人穿走廊,经林青牢房时,刘茂隆看见林青扒着铁窗挥手,眼里只有坚定。他咬牙忍泪,跟着翻围墙跳小巷。 狱外同志早等着,把他护送到孙静华家藏起。 牢房里的林青听到犬吠,知道刘茂隆成功了。他靠在墙上,嘴角扬笑,轻声唱《国际歌》。 刘茂隆越狱让陈惕庐暴跳如雷。他跑到牢房,用皮鞭抽林青:“你战友逃了,你以为还能活?” 林青艰难抬头,血脸上带蔑视:“杀了我,还有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你们的末日快到了!” 9 月 11 日清晨,林青被押上黄包车。他腿早断了,却挺直腰杆,一路高唱《国际歌》。 特务把他拉到六广门红石坡,这里围满群众。大家看他浑身是伤却刚毅,不少人偷偷抹泪。 枪声响起,24 岁的林青倒下。他原名李远方,毕节人,用生命践行 “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 的誓言。 他是国民党在贵阳公开杀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但革命火种没灭。后来秦天真、邓止戈重建省工委,斗争坚持到贵州解放。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