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老人过世,由于一生未婚、无子女,百万遗产被收归国有!不料,堂妹提出异议,她

睿哲吃瓜酱 2025-10-22 06:33:14

上海一老人过世,由于一生未婚、无子女,百万遗产被收归国有!不料,堂妹提出异议,她说自己

长期照顾老人,并在他病重期间悉心照料、身后操办丧事,要求继承老人的遗产,并与民政局“对簿公堂”,法院判了!

李老伯这辈子没结婚,也没孩子,爹妈走得早,亲哥亲姐也都不在了,死前也没有立下遗嘱,百万遗产无人继承,按照规定,这些东西得收归国有,民政局都已经走流程,准备接手了。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李老伯的堂妹李女士揣着一沓材料,直接找到了法院。她心里也没底——毕竟只是堂兄妹,不算法定继承人,可一想到这么多年的付出,还是硬着头皮说:“这遗产不能充公,得有我的份。”

原来,这些年,她是李老伯身边最亲的人。特别是在重病之后,李女士更是对李老伯悉心照顾,就连他的后事,也全是李女士操办的。

《民法典》第1131条规定了,没法定继承权,但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能适当分遗产。

主要看三点:照顾时长、情感投入、经济付出,一般能分20%到80%。

李女士从日常吃喝到重病陪护,再到身后事,样样周到,明显是“扶养较多”。最后判决下来:老洋房判给李女士,车子和存款收归国有——既没让好心人白付出,也守了法律的规矩。

有网友表示:“比那些拿着血缘当幌子、老人活着不照顾、死了抢遗产的强一万倍!”

“法律没让好心人寒心,这判决比那套房子还暖!”

老话说“善有善报”,李女士的胜诉,不是运气,是法律给善意的“定心丸”。《民法典》这条规定,压根不认“虚头巴脑”的血缘,只认“实打实”的付出——你给老人端十年热汤,比空喊十年“亲戚”管用。

反观有些所谓的“亲人”,老人活着时躲得远远的,见了遗产倒跑得比谁都快,这种人,法律压根不站他那边。

现在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靠的就是邻里、远亲的照拂。这份判决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告诉所有人:你的善良不会“打水漂”,法律这根“公平秤”,称得出血缘的虚,更称得出付出的实。

李女士赢的不只是一套房子,是所有“扶老”善举的底气。

0 阅读:72
睿哲吃瓜酱

睿哲吃瓜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