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就是一场巨大的祛魅。 今天是研三的我,想要和即将要读研的你聊一下,我在985读研两年多,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实习一年多之后,我对于研究生以及大厂的祛魅。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学历滤镜,觉得只要考上名校的研就万事大吉了。但真正考上,你会发现,高学历不一定等于好工作,读研它只是一个过程。如果你想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话,你自己的利益往往是跟导师和学校的利益相冲突的。 比如说你想考公考编,那你就要复习行测和申论,但老师肯定希望你把重心放在课题和项目上。比如你想毕业进大厂,那就要提前出校去刷实习经历,但老师肯定不希望你脱离他的控制,学校辅导员也会担心你会不会出事。 读研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对导师祛魅。在中国,其实老师往往是一个会被有一点神话的职业,是权威的象征。刚开始读研的时候,可能会非常惧怕老师,和老师发句话都要纠结内耗半天。但后来久了,你会发现老师也只不过是一个有七情六欲、有利益追求的正常人罢了,老师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不要指望、奢求他会帮你推荐什么工作,老师对于学生就相当于公司里面老板对于员工,他能不压榨你、能帮你顺利毕业就已经很不错了。读研期间的任何机会都只能自己去争取。 科研这个东西也真的很看运气。其实从双非保研到985,我也并不觉得我来了之后,我身边就有那么多、很多所谓天才少年,反而真正能把科研做得很好的,也都是凤毛麟角。读研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最后拿那个毕业证,你会发现之前所有焦虑的、花很多精力去做的工作、杂活、横向课题,到最后对找工作也没有什么影响。尤其是当你不读博的时候,那些小论文真的也没有必要发什么顶刊,能毕业就行。 研究生的课程大多都很水,基本上除了评奖学金,对于真正就业来讲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也只有实习才能真正学习到对工作有用的技能。而实习进了腾讯、百度、网易等多家互联网大厂,我也确实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前辈,但对于刚进入职场的人来说,大厂最窒息的其实是表面风平浪静,但实则波涛汹涌的人际关系。 大厂里面也会有明争暗斗,也会有“飞升即走”,需要为了晋升,不断“卷”自己的工作量,也要学会去站队,不是所有投入都会有回报,很多事情可能努力筹划了很久,到最后也不一定会被执行。在大厂呢,一直保留下来的,也不一定是因为他能力有多强、多会做事,但一定会做人。 在大厂上班,你可能会在高级的写字楼里面办公,配上一个MacBook或者咖啡,谈那几千万的项目,看似很光鲜,令人羡慕,但本质上也是一个高级的螺丝钉。我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进入公司实习的时候,那天下班,我感觉我所有精气都被抽干了,特别累。我心中全都是不甘,我要挤两个小时的地铁,为什么我要做8个小时螺丝钉的工作?我特别害怕丢掉自己的心气,丢掉自己的生命力。 但如果现在你问我后悔进大厂吗?完全不后悔,我也觉得人生至少应该进一次大厂。在大厂里,我完成了我社会化的历练。如果没有进去的话,我可能不会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项目,学到如何项目管理、搭建SOP、如何向上社交和领导沟通,这些都是学校不教,但必须要经历的人生必修课。我也觉得人生确实需要这样的训练,这就是一个不断祛魅的过程。 不管是名校光环或者大厂也好,你只有拥有了才会祛魅。无论是保研、考研还是找工作,可能进去了,都会有很多与预期不符的情况。但不要气馁,一定要想我来这里到底是为了得到什么,吸收这个环境里对自己有用的一切。一定要记住,读研只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结果。实习的时候多反向“压榨”公司,完成自己的成长积累,积累自己的生产资料,积累自己的技能,永远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读研就是一场巨大的祛魅。 今天是研三的我,想要和即将要读研的你聊一下,我在98
岚岚看商业
2025-10-21 21:17:59
0
阅读: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