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敢不敢跟中国打仗?肯定是敢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军队的实力非常强大。不过如果真开战了,单挑我们也不见得一定会输,中美之间真正较量的核心在于科技和经济,实力才是最扎实的保障。 美国敢打,根子就在它的军队确实够强,单说军费,2025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实际已逼近 9200 亿美元,这数字比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全年 GDP 还高,相当于中国同期 2450 亿美元国防预算的近 4 倍,这些钱里光维护 800 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就占了大头,剩下的全砸在高科技武器研发和军力部署上,堆也得堆出点排场。 海军的 11 艘核动力航母就是最显眼的家底,2025 年 10 月珍珠港基地刚完成双航母部署,“尼米兹” 号和 “卡尔・文森” 号都载着 F-35C 舰载机,其中 “尼米兹” 号还适配了 MQ-25A 无人加油机,空中打击半径一下提升 40%,宣称 72 小时就能冲到西太平洋关键海域,为了撑住这俩 “大家伙”,基地特意扩建 3 座码头,新厂房能同时保养 20 架 F-35C,后勤能力比 2024 年涨了 60%。 更狠的是水下力量,珍珠港光核潜艇就驻了 12 艘,再配上两栖远征分队,这阵仗说是冷战后最高规格一点不夸张。 但真打起来可不是摆阔气,2025 年 5 月黄岩岛那回就露了端倪,美菲凑了 7 架战机包括 B-1B 轰炸机逼近空域,结果解放军两架歼 16 就把他们缠了 50 分钟逼退了。 歼 16 这机型别看不是隐身机,35 吨最大起飞重量配两台涡扇 10B 发动机,作战半径 1850 公里,比美军 F/A-18 的 1300 公里能跑多了,12 吨载弹量挂着霹雳 15 远程导弹,跟美军战机比简直是马拉松冠军对上短跑选手。现在歼 16 已经超过 350 架,光这支部队就够美军掂量掂量。 更让航母头疼的是东风系列导弹,东风 - 21D 全长 15 米,从发射到击中 1500 公里外的目标只要 25 分钟,末段 8 马赫机动还能调整姿态,2011 年就击沉过改装靶船,圆概率偏差不到 20 米。 美军尼米兹级航母就算以 30 节速度跑,25 分钟也就挪 25 公里,刚好在导弹 25-40 公里的杀伤半径里。 关键这导弹才 500-1100 万美元一枚,造一艘航母的钱能造 1200 多枚,就算美军搞 “标准” 导弹拦截,也架不住饱和攻击,难怪美国海军教授都建议别造福特级航母了,改搞无人攻击机。 美军自己也透着心虚,2025 年 3 月 “尼米兹” 号带 4 艘驱逐舰开赴西太平洋,看着阵容唬人,结果驱逐舰全是防空反导的,航空中队以电子战飞机为主,明显是防御姿态,根本没敢摆进攻架势。 反观中国,055 驱逐舰已经装了鹰击 21 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超 1000 公里,末段 4-6 马赫还能变轨,美军太平洋司令都承认这导弹有 “初步作战能力”,南海 4 个岛礁机场虽只部署百来架战机,但搭配导弹形成的防御网,让美军行动自由越来越受限。 说到底较量的还是科技和经济底盘,美国军费虽高,但花起来处处受制,比如想改中型航母替代福特级,结果成本只比福特级低一点,两栖攻击舰当代用航母又只能载 20 架 F-35B,弹药储量比福特级少 23 倍,补给根本跟不上。 中国则靠购买力优势,1 美元军费能买到更多装备,国防预算重点投在海军现代化和导弹系统,不搞海外扩张却能把钱花在刀刃上。 2025 年美菲 “肩并肩” 军演更滑稽,菲方靶舰没等开打自己沉了,被嘲讽是 “高级军事夏令营”,这背后其实是美国想靠盟友撑场面,却填不上体系能力的鸿沟。 美军敢叫板的底气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但中国的反制手段全是针对性的 “硬茬子”,从歼 16 的空中缠斗到东风导弹的精准打击,再到 055 驱逐舰的近海防御,每一样都掐着美军的软肋。 说白了,9200 亿军费买不来绝对优势,11 艘航母也破不了针对性的防御网,最后拼的还是谁的科技转化快、经济撑得久,这才是实打实的底气。
500架的歼20,美国都不放在眼里?列出真正忌惮的中国武器名单。强如美国其实也有
【7评论】【4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