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一生中两次辍学,初中数学考30分,高中没念完就另谋出路,而父亲钱学森却不闻不问随他去,但钱永刚依旧说: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父亲。 “如果说,我们家有什么教育秘诀,那就是“不教育”,更多的只是“身教”!”小时候的钱永刚,学习成绩并不好,每次考试分数都很低,可父亲却没有过斥责,没有惩罚,反倒是极其乐观。 与大多数父母不同的是,钱学森夫妇对待孩子,并不是一味地指出不要怎样、不能怎样,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言行,来影响他们,钱永刚也慢慢的观察,来对照自身的行为,检讨自己,纠正所犯下的错误。 高中毕业后,钱永刚做出惊人决定——辍学参军。20世纪60年代,父亲钱学森已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儿子却连高中文凭都没有拿到。当得知他要参军,父亲只是淡然的说到:“既然选择了,那就好好干!” 在部队里,钱永刚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1977年,恢复高考,重新捧起书本的他,竟发现自己只能读个标题,因此,每到休息日,钱永刚便捧着书本自学。他在军营里完成了高中全部课程,还自学了大学数学。 后来,钱永刚成功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当他走进大学校园时,他的年龄甚至,比同学年长十余岁,不过,却比任何人都清楚学习的目的。毕业后,他又赴美留学,最终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和教授。 据了解,钱学森的其余子女也均在,不同领域获得了深远的发展。因此,当有人问钱学森教育孩子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父母要做的不是急着看到开花结果,而是提供适当的土壤和养分。”在他家中,最重要的“养分”便是身教! 钱永刚也曾这样说道:“父亲从不给我们讲大道理,但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和担当。”最令他难忘的是,即便在特殊年代遭受不公待遇,父亲也从不怨天尤人,而是说:“个人荣辱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需要什么。” 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格局,成为钱家最珍贵的家风。钱学森夫妇曾将数百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他们住在老旧的单元房里,却觉得无比富足。钱永刚继承了这种价值观,他在成为教授后始终低调务实,专注于培养下一代人才。 回顾两次辍学的经历,钱永刚感慨道:很多人以为父亲不管我,其实他给了我最宝贵的自由和信任。在那个绝大多数家长追求分数和文凭的年代,钱学森却看到了更本质的东西——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主性,比任何外在成就都重要。 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方式,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深刻的意义。它告诉我们,在教育中,比起一时的分数和学历,保护孩子的内驱力、培养他们自主探索的能力或许更为重要。同时,父母的言行举止、自身的生命状态,才是对孩子最深刻、最持久的教育。 对此,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信息来源: 文汇报|《今天,钱学森逝世十周年,其子钱永刚:从父亲身上最要学的是“爱读书,低调做人”》 上海科技党建|《钱永刚忆钱学森:父亲教育子女秘诀》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一生中两次辍学,初中数学考30分,高中没念完就另谋出路,而父
史叔温情
2025-10-21 17:08:04
0
阅读: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