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人在义乌订了两千双鞋,付完定金后要求货到印度再结尾款。结果义乌商家直接发了

文山史纪 2025-10-21 13:04:07

印度商人在义乌订了两千双鞋,付完定金后要求货到印度再结尾款。结果义乌商家直接发了两千只右脚鞋,说尾款结清才给左脚鞋。这招儿乍看像是段子,实则是专门对付印度人的。 先说说这事的来龙去脉,真有义乌老板遇到过这种情况。印度客户下单时说得好听,订单要得急,还说第一次合作没信任,只肯付 10% 到 50% 的定金,非要等货送到印度港口才给尾款。义乌商家一听就犯愁,不是不想做这笔生意,是以前栽过太多次跟头。 这些印度商人的套路都差不多。先把订单说得很大,催着商家赶紧备货,等货装船离港,立马变了脸。要么微信不回、电话不接,彻底失联;要么发几张 P 过的照片,说货质量有问题,逼着商家把价格砍一半才肯付款。 更损的是,他们摸透了印度海关的规矩:货物在港口滞留超过一定时间,就会被公开拍卖,而拍货的往往就是这些下单的商人,花点小钱就能把整批货拿走,尾款一分不付。 过去这些年,义乌商家被这种套路坑惨了。2018 年就有个大案子,一家印度空壳公司用这招骗了上百家义乌商户,货值超过 300 万元。 更早的时候,2011 年有 60 多家义乌企业组团去印度追债,最后连人都没找到,灰溜溜地回来了。 就算商家打官司赢了,也没用。2025 年金华中院判过两个印度商人欠义乌商户的钱,要还 100 万,结果人家根本不签字,还只肯拿 10 万块钱当担保,连零头都不够,法院限制他们出境也没用,尾款还是要不回来。 不只是小商户遭殃,大公司也吃过印度人的亏。2025 年德国有家叫海瑞克的公司,给印度高铁项目供了三台盾构机,每台都上亿,结果印度拖着尾款不付,机器只能卡在中国港口动不了。 法国卖 “阵风” 战斗机给印度,几十架的大订单,尾款也拖了又拖,连法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世界银行有报告说,跟信用体系不健全的市场做生意,坏账率能翻倍,回款得等半年以上,印度就是典型的这种市场。 义乌商家也想过守规矩,可正规路子走不通。客户说货到付款,不答应吧,人家扭头就找别的商户,毕竟义乌做小商品的多,不少新手老板抢着接单,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等货被坑了再维权,跨国追债的机票钱、律师费加起来,比被欠的尾款还多,最后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钱,还气一肚子火。 所以这次商家才想出只发右脚鞋的招。这鞋单只没法穿、没法卖,印度客户拿到手也没用。想拿到左脚的,就得把尾款结了,完美把风险给了对方。有次类似的情况,印度客户收到一千只左脚鞋,被海关当成 “残次品”,还要收 200% 的惩罚性关税,最后只能乖乖付款。 这招能管用,还因为印度本土鞋产能不够,60% 的需求得靠进口,高端运动鞋 80% 以上都来自中国,他们离不开义乌的货。 义乌商家早就摸出了对付印度客户的风控办法。除了分开发单只鞋,有的还会签 “鸳鸯条款”,英文合同写 “见提单副本付尾款”,中文合同注明 “款到发货”,2025 年义乌法院都把这认定为合理的商业惯例。 商贸城还有个 “环球义达” 黑名单,拖欠货款的印度公司会被降级,以后再下单得预付 70% 以上的货款,根本没机会再耍花样。 其实商家也不想用这种办法,谁不想痛痛快快发整批货、顺顺利利收全款?可实在是被失信逼得没办法。这两千只右脚鞋,不是商家狡猾,是小企业没别的安全保障,只能用这种 “土办法” 防骗。 它说到底是想守住做生意的规矩:你守信用付尾款,我给你完整的货;你想空手套白狼,那就什么也得不到。 现在大家都盼着有更好的办法,比如用信用证、出口保险这些金融工具,或者有更高效的国际纠纷解决机制,让商家不用靠发单脚鞋自保。毕竟做买卖,讲究的是信任,印度个别商人的失信,把整个国家的商业形象都砸了。 等哪天国际贸易的规则能真正管住所有人,义乌商家就不用再玩这种 “单脚鞋博弈”,每双鞋都能成双成对地发出去,每笔货款都能按时收到,这才是正常的生意样子。

0 阅读:44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