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油价涨到十块一升,会怎么样 要是油价真飙到十块一升,最先喊“肉疼”的肯定是咱普通车主。就拿常见的50升油箱来说,以前加满可能花四百出头,现在直接奔五百去了,一箱油多花近五十块。像我那邻居,每天开车通勤来回五十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算下来每月油费得多掏一百二,一年就是一千四,相当于少了好几顿大餐钱。 这时候大家的出行习惯肯定要变。不少人会果断“四轮变两轮”,短途骑电动自行车,长途才考虑开车,送孩子、接孕妇这类特殊情况才动用私家车。还有上班族会组团拼车,一来二去不仅省了油钱,还能跟同事聊聊天增进感情。那些家离地铁近的更干脆,直接把车停小区,改坐地铁上下班,还能利用通勤时间刷剧、看书,反倒成了意外收获。 油价涨了,不止开车贵,连菜篮子都会跟着变沉。你想想,粮食、猪肉、鸡蛋这些刚需品,从产地到菜市场全靠货车运,油价涨一块,运输成本就得往上跳一截,最后自然要加到售价里。更别说化肥、农药生产也离不开石油,它们一涨价,蔬菜、大米的种植成本跟着涨,连锁反应下来,全家的伙食费都得往上调。 汽车市场也得掀起一阵“换车潮”。原本还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犹豫的人,这会儿肯定果断选电车——毕竟电动车每公里成本不到一毛钱,比燃油车省一半还多,加上不限行、免购置税的优惠,太有吸引力了。我楼下的新能源车专卖店最近都在加派人手,听说不少人把家里的第二辆车换成了国产电动车,连以前爱买大排量车的人都开始看混动车型了。不过燃油车也不会马上消失,北方冬天低温续航缩水、长途自驾充电不方便的问题还没彻底解决,预算有限的人也更倾向于便宜的燃油车。 物流和货运行业压力就更大了。有物流公司老板算过,五十辆燃油货车每月得多花一万块油钱,一年就是十二万。为了活下去,要么涨运费,要么优化路线减少空驶,有些小物流公司甚至会把燃油车换成新能源车降成本。这些成本最后还是会转嫁到咱们买的衣服、家电上,等于变相增加了生活开支。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油价倒逼大家养成了更节能的习惯:开车时不随便急加速、急刹车,定期给车做保养保持胎压正常,这些小操作能省5%-15%的油。公共交通和骑行的人变多了,不仅减少了拥堵,空气也能更清新点。长远看,这或许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一个契机,毕竟新能源时代早晚会来,油价只是按下了加速键。
万万没想到,中国前三季度GDP出炉,直接让外媒酸了。 10月20日上午,国内
【1评论】【5点赞】
红尘烟雨
油价怎么涨都不如国道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