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体,图1的一面小红旗代表一具尸体,越接近峰顶尸体分布越密集,海拔超过8000米后,人体会进入缺氧、严寒、脑水肿风险飙升,一旦倒下几乎无法获救,珠峰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但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露天坟场”!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搬运一具珠峰遗体下山,要花七万美元,这是登山圈里最沉重的数字,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五十万,而那只是把一个人从山上带回家的代价。 如今,珠穆朗玛峰上静静躺着三百多具遗体,去年春天又多了十二具,要是你站在峰顶往下看,那些被风雪覆盖的小红旗,每一面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终结。 越靠近顶峰红旗越密,仿佛在提醒后来的人,离梦想越近,危险也越大! 海拔八千米以上是所谓的死亡地带,空气稀薄得像被偷走了一半,氧气只有平地的三分之一,呼吸一次就像潜水两分钟。 气温能在半小时内骤降几十度,风能把人的意识吹散,那里的世界极度安静,连呼吸声都显得刺耳,可偏偏就是这个地方,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圣地。 人类真是种矛盾的生物,明知道危险还偏要往上爬,有人说登珠峰是为了超越极限,也有人承认,是为了朋友圈那张世界之巅的照片,但他们都低估了那里的代价。 大多数人不是死在登顶的路上,而是倒在返程,那时候体力耗尽、氧气告急,脑水肿、失温、脱水同时袭来,前一秒还在咬牙坚持,下一秒就永远睡在雪里了。 每年春天是珠峰的登顶季,那时天气稍微稳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蜂拥而上,几百人挤在同一条狭窄的雪线,像堵在天梯上的长队。 稍有耽搁,氧气瓶见底、体温下降,就可能变成一具新遗体,有人形容那场景比排队买演唱会门票还难受,可一旦出事,就没人能救你。 直升机飞不上去,空气太稀薄,旋翼根本打不出升力,唯一的办法是靠人力往下抬。 于是那七万美元的账单就来了,搬运一具遗体,得动用四五个夏尔巴人,用绳索、滑轮一点点往下放。 五天时间,靠能量棒和冷水硬撑,每人每天两瓶氧气,那不是在搬尸体,是在跟山拼命。 更别提在他们的文化里,触碰遗体本就是忌讳的事,有人说,拿这钱的不只是勇气,还有命,所以大多数遗体都留在了山上。 它们被冰雪掩埋、被风雕刻,慢慢成了登山路上的标志物,绿靴子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穿着一双绿色登山靴,蜷缩在岩石下,二十多年过去了,几乎没变样。 后来人路过,都知道“看到绿靴子,就说明快到顶了”,听起来悲凉,却真实得让人心寒。 这几年珠峰成了生意,尼泊尔的登山许可证从几百涨到近八百张,一张三五万美元的全包服务,含氧气、帐篷、向导,甚至帮你搭好营地。 看似方便,实则让山路越来越拥挤,死亡率从10%降到3%,但死的人更多了,因为人太多,有人笑称这叫排队登天,可笑声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红旗。 更糟的是,除了人还有垃圾,登山季一过,山体上会留下十几吨废弃物:氧气瓶、塑料包装、粪便、碎帐篷。 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这些东西根本不会分解,每年化雪时,细菌顺着雪水往下流,污染着山脚下的河流。 气候变暖让冰川退缩,那些几十年前的遗体和垃圾正在重新露面,有人说珠峰变成了冻住的垃圾场,可这场冷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相比之下,中国这边的北坡管理更严格,定期清理、称重下山、登记设备,遗体和垃圾都少了许多,而南坡尼泊尔那边,因为人多、钱多、监管少,问题越来越严重。 人类的浪漫常常藏着残酷,珠峰是梦想的象征,也是一面镜子,让人看到自己能为荣誉付出到什么地步。 有人呼吁限流,有人建议建立清运基金,也有人主张强制保险,但这些声音年年有,变化却微乎其微。 其实珠峰不冷血,冷的是人心里那份执念,那七万美元的价格不该只是搬尸的账单,更是写给所有登山者的警示,梦想再高,也要算清代价。 活着回来,才是真正的登顶!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你会为了征服大自然,而选择冒险吗?
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
叁号知识局
2025-10-20 23:13:48
0
阅读:48
分分钟捞钱几十万
飞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