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付中国,不是去和它打仗!美国驻北约前大使表示,中国有庞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

史之春 2025-10-20 18:44:25

我们对付中国,不是去和它打仗!美国驻北约前大使表示,中国有庞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以及数量不明的导弹、核武器,现在与它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已没有取胜的把握。   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美国要是真能打得赢中国,美国哪用得着搞芯片封锁、拉小圈子这些弯弯绕?早直接动手了。   你看美国以前的行事风格就知道,专挑软柿子捏——伊拉克、阿富汗那些国家,军力薄弱,既没有能打远的导弹,更没有核武器,美国说打就打,航母往海边一停,战机一升空,很快就占了上风。可中国不一样,手里的家伙硬得很,美国掂量来掂量去,发现真动手自己也得掉层皮,压根没必胜的把握。   要知道,中国那支庞大的军队,可不是摆着看的。陆军里有不少参加过边境扫雷、跨国维和的老兵,在黎巴嫩扫雷时,15000多平方米的雷场清得干干净净,2000多枚地雷全销毁了,连联合国都夸是“世界上最好的扫雷队伍”。这些实战里练出来的本事,比单纯的武器装备更管用。   海军这边,055大驱一艘就有112个导弹发射单元,能打军舰能防空;航母编队出海训练也是家常便饭,远海作战的本事早练出来了。空军的歼-20战机,能隐身能超音速,天上碰面美军战机也占不到便宜。   更别说火箭军的那些“大杀器”,东风-21D导弹能从陆地上发射,几千里外精准打航母,末端俯冲速度比声音快十倍,美国航母的拦截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被称作“航母杀手”一点不夸张。   最关键的是核武器这张“底牌”。虽然咱们不说具体有多少,但肯定够让美国疼的。这就像两个人手里都拿着打火机,谁也不敢先点对方的柴火堆,因为最后只会两败俱伤。美国之前打伊拉克,根本不用担心对方会反击到本土,可要是跟中国动手,自家的城市说不定也得挨导弹,这种风险美国可不敢冒。   再说经济上的牵绊,美国更输不起。苹果、特斯拉这些美国大公司,每年在华赚的钱比好多小国的GDP都多,要是开战,这些市场立马就没了,股价得跌穿底。   更要命的是,美国军工、芯片产业离不开重稀土,而全球99%的重稀土都得从中国买。要是中国断供,美国的F-35战机造不出来,芯片工厂得停工,连导弹的制导系统都缺零件,这仗还怎么打?等于自己先绑住了手脚。   美国想拉着盟友一起上?也不现实。德国总理带着企业团访华签大单,法国总统喊着欧洲要独立自主,谁也不想跟着美国蹚浑水。英国、日本的企业偷偷加大在华投资,东盟国家更是一边卖水果给中国,一边不愿得罪美国,只想两边不得罪。美国搞的“印太战略”看着人多,真要打仗,没几个愿意真帮忙的,顶多喊几句口号,这就像想打架却没人搭手,自己上心里也发虚。   更别提美国自己家里一堆烂事。国债都突破34万亿美元了,政府花钱得精打细算,一场伊拉克战争就花了2万亿美元,打中国的成本得翻几十倍,钱从哪儿来?国内两党天天吵架,国会和总统对着干,连预算都难通过,真要发动大战,怕是先在国内吵翻天。民众对战争早没了耐心,通胀高企,房价飙升,大家更关心柴米油盐,谁愿意出钱出人去打一场没把握的仗?   反观中国,工业体系完整得很,从螺丝到飞机发动机都能自己造,就算被封锁,工厂照样能开工。西部的城市群早就建起来了,成都、重庆的工厂能顶上东部的产能,中欧班列保证物资流通,根本不怕被卡脖子。这种底气,是伊拉克、阿富汗那些国家压根没有的。   所以说,美国驻北约前大使的话其实是说了大实话:能打赢的话,哪用费这么大劲?正是因为打不赢,才只能搞些贸易战、技术封锁的小动作。   中国手里有硬武器,家里有硬家底,外面有不少愿意合作的朋友,美国算来算去,发现开战的代价自己根本扛不住,自然不敢真动手了。这就像两个人掰手腕,明知对方力气比自己大,还非要硬拼,那不是傻吗?美国可不干这种亏本买卖。

0 阅读:123

猜你喜欢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