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17日时任福州军区高炮某师副师长的张清荣乔装打扮,乘坐渔船跑到了金门,他刚到金门就受到了台湾方面的热烈欢迎。[紫薇别走] 福建沿海一艘小渔船悄然离岸,船上只有一个人,福州军区高炮第63师副师长张清荣,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径直驶向金门岛,三个小时后,这艘渔船出现在金门水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起副师级军官叛逃事件。 张清荣军衔中校,1938年参加八路军,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三场战争,从普通战士升至副师长,用了17年时间。 全军授衔张清荣获中校军衔,同期一些资历相近的军官获得了上校甚至大校军衔,这个结果让他感到失落,此后两年,他开始频繁收听台湾广播,广播中反复宣传“投诚政策”:授予校级以上军衔、发放500两黄金、安排工作、介绍对象。 1957年张清荣驾船前往金门,台湾方面迅速将此事定性为重大宣传战果,蒋介石在阳明山官邸接见了他,授予炮兵上校军衔,发放黄金,安排到“国防部”任职,台湾媒体连续报道这位“反共义士”的事迹,张清荣也改名张春生,配合进行了多场公开演讲。 张春生在一次内部座谈会上提出“国共应走和平道路共同建设中国”的观点,这番言论立即引起台湾情报部门警觉,与此同时,大陆公安部长罗瑞卿通过被俘的台湾特务向对岸传递情报,声称张清荣是诈降。 台湾军方启动审查程序,保密局对张春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审讯,最终认定他确实叛逃而非诈降,但结论中有关键一句:“该员已无宣传利用价值,且思想危险,建议予以处决。” 1958年距离叛逃整整一年,张春生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被执行枪决,原国民党空军总司令王叔铭在当天日记中写道:“张春生案,因无利用价值,故建议枪决。” 国民党少尉军官莫维驾驶汽艇从金门投诚大陆,他在大陆接受了系统教育,后来担任政协委员,1990年代获准前往美国定居,之后在美国去世。 张春生从副师长到上校,从座上宾到阶下囚,500两黄金没能换来安稳生活,莫维从少尉到政协委员,从投诚者到美国移民,获得了完整的人生。 台湾方面停止公开宣传“投诚义士”的优厚待遇,转而强调“爱国情怀”,大陆方面则将张清荣案例编入内部教材,作为政治教育内容,1960年代的《解放军报》曾刊登评论文章,但没有提及具体姓名,只是说“个别意志薄弱分子的可耻下场”。 张春生案发生时,他在大陆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还在福建,妻子随后改嫁,两个孩子改随母姓,直到1980年代,相关档案仍处于保密状态,他的子女甚至不知道父亲的真实结局。 叛逃事件并非孤例,但张清荣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副师级干部,在台湾受到高规格接待却迅速被处决,全程只有一年,这种反差本身就说明了某些问题。 网友热评: “这哥们儿真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老蒋的‘热情款待’果然有毒!” 张清荣一到台湾,蒋介石亲自接见,给上校军衔,发500两黄金,还“配送”个老婆结果那老婆是24小时监视他的特务,这哪是招待贵宾,分明是请君入瓮。 “这套路比现在的诈骗电话还深,先给点甜头,最后连本带利全收走”。 “在那边喊和平,不就是砸人家饭碗吗?你不死谁死?” “你看当年那些叛变的,有几个善终的?过去人家拿你当宣传工具,用完了就扔,在老家你起码还是个人,过去了就是条狗。” “这就好比现在有人为了高薪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结果发现企业文化不合,还被怀疑是商业间谍,最后被开除了还得吃官司”。 “1957年正是困难时期,对面广播天天放糖衣炮弹,意志不坚定的确实容易动摇。” “再苦也不是背叛的理由,那些饿着肚子坚守的人才是真英雄”。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物质匮乏但信念至上的年代,面对“500两黄金和上校军衔以及美好前途”的诱惑,你会怎么做?是坚守清贫的理想,还是选择现实的富贵?评论来说说你的想法。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6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