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奇瑞2025全球创新大会完满闭幕,我的总结就是,既没动不动就“吊打”各

诗筠聊汽车啊 2025-10-20 00:14:31

就在昨天,奇瑞2025全球创新大会完满闭幕,我的总结就是,既没动不动就“吊打”各路友商,也没喊什么新概念,整体气质上,更像一份“年终报告”,从发动机技术到辅助驾驶,从实验室体系到全球研发布局,奇瑞把它这几年“闷头干”的成果摊在桌面上,态度很直接:不谈情怀,且看真本事!

说实话,这几年的车圈太卷了,大家都在拼屏幕、拼智驾、拼价格,但真能让用户感受到眼前一亮的技术创新,却越来越少,而奇瑞这次拿出来的鲲鹏天擎发动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热效率做到了48%,这个数字放在燃油机领域非常夸张——目前主流车企大多在45%左右徘徊,热效率高意味着同样一箱油能跑得更远,不久的将来,混动车型油耗可能真能进“1L时代”,对普通人来说,这不是参数炫技,而是实打实的“能省钱”,背后靠的是26:1的超高膨胀比、双曲三联动机构这些听起来有点玄乎的机械创新,说白了就是把燃油能量榨干的本事。

此外,全场焦点自然是那台能横渡长江的纵横G700,刚开始很多人以为那只是噱头,但它确实做到了,靠的就是工程实力:IP68级防水、接近1米的涉水深度,还有双动力推进系统,对普通用户来说,这种极端能力不一定天天用得上,但它说明了奇瑞在新能源越野领域,真的是在不断登高,持续在用技术验证极端场景的通过性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现在不只是单点爆发,而是搭起了一个能持续“出成果”的技术体系,全球8个研发中心、16个KD工厂、3万多名研发人员,内部300多个瑶光实验室盯着技术难题搞攻关,对外又联合百余所高校推动上千个项目落地。你可以说它有点“理工男”思维——不擅长花哨营销,但做事极其系统,奇瑞计划未来还要建26个海外研发中心,让技术研发离市场更近,比如东南亚的高湿环境、欧洲的排放标准,都有针对性优化。这套逻辑其实挺像丰田、现代当年的路子:先扎技术根,再谈品牌树。

路子对了,正反馈自然也就来了,奇瑞今年在港交所正式上市,全球用户数突破1772万,其中海外市场贡献超500万,新能源、出口、销量三驾马车,都是正增长,在造车这件事情上,奇瑞没走捷径,靠的是“技术打底、体系驱动”这条正路,虽然可能慢了点,但是更稳更长远。

所以,在我看来,这场大会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奇瑞又秀了哪些新技术,而是它重新把行业的注意力拉回了“技术的长期主义”上,中国车企在过去这十年时间里,解决了“造得出”的问题,接下来该考虑“能不能持续引领”,奇瑞这场创新大会,算是一个信号:卷配置和价格,终究只是一时的表象,真正的竞争,还是得回到技术和体系的深水区去!

大v聊车创新智领全球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

0 阅读:10
诗筠聊汽车啊

诗筠聊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