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女子两年在美容院花了近500万,结果发现6万一支的护臀霜市场上卖一块七,对方还推销吃了能变聪明的智慧菌、能变瘦的瘦瘦菌。任谁听了,都得说一句离谱。 事情要从2023年说起,老家东北的刘女士随丈夫定居长沙,偶然认识了当地一家美容院的店长王某。她家境优渥,坚信贵有贵的道理,对美容消费从不吝啬。 在王某的推销下,她陆续下单了75万的抽脂、120万的多巴胺项目,甚至花8万买了个吹风机,短短两年就砸进去497万。更荒唐的是,店员还向她推荐智慧菌、瘦瘦菌这类一听就站不住脚的东西,她虽没全信,却也没多想,只当是高端场所的新奇产品。 这段时间里,王某凭借这笔“大单”从店长晋升为股东,两人表面上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转折发生在2025年,刘女士家里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她想到会员卡上还有170万未消费,便找到美容院要求退款。可之前对她笑脸相迎的店员瞬间变了脸,一口咬定充值后概不退还,这让她彻底寒了心。 自己掏了近500万,算得上是顶级大客户,如今却落得这般待遇,刘女士决定和对方杠到底,随后的调查结果让她气得浑身发抖。 当初做抽脂时,美容院说友情价6万卖她两支护臀霜,能做1000次护理,可她用后毫无效果。一番查询她才发现,这种护臀霜市场价只要1.7元一支,两支总共才3.4元。 更让她后怕的是,她在店里花120万做的水光针等注射项目,竟然都是违规操作。 涉事的长沙碧水春城黛恩美美容有限公司只是家生活美容馆,根本没有医美资质,可两年来,不仅有股东朱医生给她注射,连普通服务员都曾上手操作,敷麻药这种环节更是由店长王某直接负责。 面对铁证,美容院依旧嘴硬,声称明码标价,是刘女士自愿消费,还拿市场调节价当挡箭牌。但这说辞站不住脚,市场调节价绝不是漫天要价的保护伞,3.4元的东西卖6万,已经远超合理利润范畴,分明是利用信息差进行欺诈。 更别提他们无资质开展医美项目,这已经涉嫌非法行医。随着矛盾升级,店长王某的态度也从最初“发誓没主动销售”的辩解,变成了“你闹到税务,我就鱼死网破”的威胁,而刘女士也已将问题投诉至税务部门,双方彻底撕破脸。 这件事曝光后,网友们的讨论炸开了锅。有人觉得刘女士消费太冲动,是炫富才被骗;也有人认为骗子手段太恶劣,再有钱也不该被这么坑。 更多人在追问,这样的美容院怎么能长期违规经营。其实这并非个例,美容行业里,用基因修复、量子美容等伪科学概念包装项目,用充值优惠套牢消费者的套路屡见不鲜。 不少人像刘女士一样,被所谓的高端服务迷惑,忽略了核查机构资质这个最基本的步骤。 不过刘女士的维权并非没有希望,近期上海就有类似判例,李某因美容店故意不让预约导致无法完成服务次数,法院最终认定店家恶意阻止退款条件成就,判决全额退款。 刘女士的情况里,美容院既存在价格欺诈,又有超范围经营的实锤,只要固定好合同、消费记录、产品比价等证据,胜诉概率很大。 从目前情况看,市监局已经介入调查,后续大概率会对美容院的违法违规行为立案处罚。若查实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相关责任人还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退款方面,参考同类案例,刘女士的170万未消费款项理应退还,甚至可以主张已消费的欺诈部分款项返还。 这件事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遇到宣称百分百有效、名字听起来玄乎的美容项目,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可以先在官方网站查一下机构有没有医美资质,把销售的所有承诺都写进合同,不要轻易办大额预付卡。毕竟,变美可以,但为此交智商税甚至承担健康风险,实在不值。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湖南一女子两年在美容院花了近500万,结果发现6万一支的护臀霜市场上卖一块七,对
惜陈谈娱乐
2025-10-19 20:54: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