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走了, 我感觉心里酸酸的, 一生研至理,万里念桑麻。先生的伟大,不止于对学术的高峰,更是为基础学科发展一生倾注心血。从清华园开始出发,终了又归根故土,他用“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一生践行了对家国的赤诚,这份情怀与他的学术成就同样也是不朽的。 35岁时,他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斩获诺贝尔奖,打破物理学界的认知僵局;而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更被视作与牛顿、爱因斯坦成果比肩的基石 。身居海外时,他是中美学术交流的架桥人,70年代率先归国呼吁重视基础科学;晚年扎根清华,八旬高龄仍执教讲台,为科教事业殚精竭虑 。 再见杨老,一路珍重。
“中国近2000名院士,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你要这么比的话,那诺贝尔奖还真没含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