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被我猜中了,美国突然就宣布了,从11月1日起,对进口的巴士加征10%的关税,美国卡车巴士关税新政,把“双重标准”玩明白了:巴士加税压企业,卡车豁免搞倾斜,号称护本土,结果本土企业成本涨、消费者买单——大选前的贸易噱头,终究是民生买单。 说实话,这种政策一出,怎么看都没法让人信服。你说要保护本土企业,结果搞得本土企业更加苦不堪言,甚至比依赖进口的企业还惨。尤其是那些依靠进口零部件生存的本土卡车制造商,这回直接被逼到墙角了。零部件成本一涨,他们的运营压力比过去多了不止一星半点。这样的保护看起来并不像是为了全体国民的利益,倒像是在选举前给特定群体送福利的一场操作。 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就得硬着头皮应付了。虽然比亚迪在美国市场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这次关税加到10%,无疑会增加他们的竞争难度。企业要么选择降低利润空间,要么被迫提高价格。可,价格一涨,哪还有消费者愿意掏钱买单?这根本就是两头不讨好的事。 当然最受打击的还属普通消费者。你去看那些大的商用巴士客户,很多是学校、公共交通部门或者旅游公司,他们可不愿为每辆车的增税买单。这些公司要么开始缩减采购规模,要么就在服务价格上加码,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企业,而是普通美国人的生活质量了。 更离谱的是卡车行业。别看政策表面上对部分卡车关税实施豁免了,那只是针对美墨自由贸易协定框架内的进口车。这对德国和日本的卡车制造商直接抡了大锤,他们的关税从之前的水平飙升到25%,这只会让墨西哥成为在北美卡车市场的最大赢家。但这又能让美国本土制造商撑起多少场面呢?细美国的本土卡车厂商还得从海外采购零部件,结果被夹在中间,零部件涨价了,整车成本也跟着上涨。可消费者又能换一个选择吗?要换就只能买更贵或者质量更差的产品,所以最后还是得我们普通人掏腰包。 有网友直言,美国这政策简直是在“演魔幻剧”。明明喊着要保护本土,却让本土生产商和消费者双双吃亏。再联想到大选关键时刻,这些关税政策扎堆推出,不少人都觉得这就是一场“政治秀”。打着保护本土的旗号,挤压进口企业,营造一副强硬姿态,对本土高管们进行利益输送的还想赚一波选票。但就这种拙劣的操作,骗得了谁呢? 这种不同寻常的关税政策,一点也不符合真正的自由贸易逻辑。历史早就证明,贸易壁垒虽然能在短期内让一些特殊群体受益,但长远来靠政策保护的企业往往会失去市场竞争力,甚至加速倒闭。更别说这次关税政策复杂得一匹,巴士加税、卡车豁免又看国别,搞得企业和消费者都晕头转向。拜登政府难道看不到,真护本土应该是扶持高效创新和自主生产,而不是玩这些复杂对抗,反倒让企业处处受限? 美国一面宣布保护本土,一面实际上为少数人谋利的做法,已经完全暴露了其双重标准的标签。这事情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从钢铁关税到科技产品禁令,美国政府屡屡摆出自保的姿态,最终却让大企业吃肉,小企业和普通人连汤都喝不上。 眼下距离大选不过一年不到,这一政策恐怕还能掀起不少讨论。问题是热闹归热闹,民众最终却没有得到真正的福利。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生问题解决不了,这些花里胡哨的政策出来再多也只是表面功夫。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果不其然被我猜中了,美国突然就宣布了,从11月1日起,对进口的巴士加征10%的关
无双圆月T5Pe0
2025-10-19 17:46:43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