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3岁老人正给领导倒水,领导低头一看,这老人竟穿着空军专用的拉练裤,心下一惊,急忙询问老人:“您是不是当过兵?”谁料,老人语出惊人:“曾打下7架敌机,还在开国大典上飞过。” 故事的起点,在战火纷飞的年代,18岁的王延周考入黄埔军校,后转入空军军官学校,因天赋出众被派往美国深造。 在那里,他过人的飞行能力,连“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都曾予以称赞,归国后,他驾驶战机冲上云霄,在抗日战场上屡建奇功,先后击落5架日机,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王牌飞行员。 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1946年,一次飞行任务中,王延周因天气恶劣迫降解放区。 本以为前途未卜,他却受到了八路军的优待和尊重,解放区军民一心的氛围与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形成鲜明对比,深深触动了他。 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选择留下,加入人民的军队。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王延周驾驶着战机,作为空中梯队的一员光荣地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新中国领导人的检阅。 随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再次披甲上阵,驾驶喷气式战机与强大的美军空军搏斗,又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将自己的战绩定格在7架。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英雄,却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被剥夺了一切荣誉,沦为一介农夫。 他默默回到山东老家,将所有的奖章和功劳都锁进了箱底,一藏就是二十多年,他从不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过去,村民们只知道他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兵,没人能想到,他曾在万米高空之上,为这个国家浴血奋战。 从握着飞机操纵杆的手,到拿起锄头的手,王延周的人生经历了从云端到泥土的巨大落差,他学会了干农活,习惯了田间地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果不是那条他舍不得扔掉的空军拉链裤,如果不是县领导偶然的询问,这段传奇或许将永远埋没在乡野之中。 真相大白后,王延周恢复了名誉,但他却将补发的工资全部捐给了国家建设,他说:“什么名誉地位,我已经习惯了。” 对他而言,比荣誉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信仰,2005年,85岁高龄的王延周终于实现了他长久以来的夙愿,站在党旗下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后来的记者问起那段峥嵘岁月,他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个活下来的兵。” 这句简单的话,背后是一位英雄历经沧桑后的淡泊与坚韧,他的一生,是那个大时代无数人命运的缩影,从辉煌到沉寂,再到平凡,不变的是那份对国家深沉的爱。 英雄不该被遗忘,历史值得被铭记。 信息来源:北方网2005-7-21——《曾驾战机参加开国大典 "空中斗士"传奇人生》 中新网2012-5-2——《中国最后一位飞虎队员离世 战场上击落6架敌机》
1983年,63岁老人正给领导倒水,领导低头一看,这老人竟穿着空军专用的拉练裤,
鸿鹄浮歌
2025-10-19 17:37: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