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半导体芯片是现在各行各业的“心脏”,小到手机、家电,大到汽车、工厂机器,离了芯片都转不动。 而荷兰的ASML公司,手里攥着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技术,尤其是中高端芯片制造离不开的DUV光刻机,几乎是独一份的存在。 本来买卖归买卖,中国是ASML的大市场,2023年一年就给它贡献了近80亿欧元的营收,占了总销售额的近三成。可美国一施压,荷兰就立刻变了脸。 2024年初,荷兰政府直接取消了部分DUV光刻机的出口许可,正好是中国芯片厂最急需的型号。 更狡猾的是,荷兰还搞了个“数据豁免”,允许ASML不公开对中国出口设备的数量、型号,表面上说是保护商业机密,实际上就是帮着美国卡中国脖子,还不想把事情摆到明面上。 如果说限制光刻机还算是“遮遮掩掩”,那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操作就是赤裸裸的“抢劫”。安世半导体是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收购的企业,专门生产汽车用的芯片,全球近十分之一的车规级功率芯片都来自这里,欧洲40%的汽车芯片需求都靠它供应。 可美国9月底刚出台新的制裁规则,荷兰第二天就动手了,直接用从未用过的法律条文接管了安世半导体,暂停了中国老板的职务,还派了个外国人来掌权,美其名曰“保障供应链安全”。 后来法院文件曝光才知道,早在6月美国就跟荷兰打招呼,说想让安世半导体豁免制裁,必须换掉中国籍的CEO。荷兰这波操作,跟在美国后面跑得比谁都快,24小时内就完成了“配合”,这哪是什么中立,分明就是美国的“温顺绵羊”。 北京之所以非要把荷兰打服,选它当“典型案例”,就是因为荷兰的位置太特殊。它不像美国那样是科技战的发起者,也不像一些小国那样无足轻重,它手里握着全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却主动跳进美国的阵营。 要是这次纵容了荷兰,给它豁免、跟它谈判,其他国家肯定会有样学样。德国、日本这些有高科技企业的国家,说不定都会跟着美国施压,到时候中国的芯片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产业都会被一一卡脖子,科技发展就成了空谈。 所以必须拿荷兰开刀,让全世界都看清,在中美科技战里,没有中间路线可走,要么保持真正的中立,要么就是帮凶,而帮凶的下场只会比美国更惨。 美国是科技霸主,中国反制起来需要考虑更多,但荷兰不一样,它的软肋太多,根本经不住打。就说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在荷兰,但70%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的工厂里,每年要出500亿颗芯片。 中国一宣布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全球汽车产业链立马慌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警告说工厂可能要停工,美国的通用、福特这些大车企也急着催荷兰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的汽车芯片也靠安世供应。 这还只是开始,荷兰的ASML公司更依赖中国市场,之前禁令没收紧的时候,中国客户一年能买走它近一半的设备,要是中国彻底反制,ASML的日子立马不好过,荷兰本土那些给ASML供应零件的中小企业也得跟着倒闭。 更别说荷兰的农产品,之前就因为贸易问题吃过亏,要是中国在这方面动手,荷兰农民的损失更是没法算。 反观美国,虽然发起了科技战,但中国对美国的反制得一步步来,可对荷兰这种帮凶,出手就能打在要害上。荷兰以为跟着美国能捞好处,却忘了自己的经济命脉捏在别人手里。 中国不接受豁免、不谈判,就是要让荷兰彻底明白,跟着美国对抗中国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自己承受比美国更重的代价。等到荷兰的企业扛不住了,汽车厂停摆了,农民的产品卖不出去了,自然会知道帮凶不好当。 这个“典型案例”立起来,效果会比说一百句警告都管用。那些本来想跟着美国掺和的国家,看到荷兰的下场,就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后果。德国蔡司公司已经表态要继续给ASML供货,就是看清了形势,不想跟着当帮凶。 以后再有国家想在美国的压力下卡中国脖子,先得想想荷兰的今天会不会是自己的明天。 北京要宣告的铁律很简单,科技战里没有中立的模糊地带,只要敢当帮凶,不管是哪个国家,都得付出惨痛代价,而且这个代价会比发起者美国更实在、更难熬,这就是中国必须把荷兰打服的根本原因。
荷兰这次是真撑不住了!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公开放话,将就针对芯片制
【113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