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周年再听战歌:这44个字里,藏着最动人的热血接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

幸运积攒温柔 2025-10-19 11:11:43

75周年再听战歌:这44个字里,藏着最动人的热血接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5年前的今天,志愿军战士踏过鸭绿江的身影还在眼前,这首战歌一响起,依旧让人瞬间热血沸腾。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诞生,是一场跨越前线与后方的热血接力。 1950年10月,首批入朝的炮兵连指导员麻扶摇,在誓师大会前的深夜难以入眠。战士们请战书里“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字句滚烫,他提笔将这份集体决心凝成44字出征诗,写在黑板报上当作誓词宣讲 。“横渡鸭绿江”里藏着渡江的决绝,“中华好儿女”里装着家国情怀,这根本不是创作,是战士们的心里话顺着笔尖流出来。 新华社记者陈伯坚采访时瞥见了这首诗,被字里行间的气势打动,稍作润色——把“横渡”改为更显坚定的“跨过”,将“中华好儿女”精简为“中国好儿女”,随战地通讯登在了1950年11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 。 远在后方的音乐家周巍峙看到报纸,当场被这份豪迈震住。他在田汉的住处,一边开会一边在腿上打节拍,半小时就谱出了铿锵旋律。后来又按建议改“抗美援朝鲜”为“抗美援朝”,歌名从《打败美帝野心狼》最终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最初发表时没人知道词作者,便署了“志愿军战士”,直到多年后评奖才找到麻扶摇,而他却说:“这词该属于所有战士” 。 从黑板上的誓词到传遍全国的战歌,从战士的热血到记者的传递,再到音乐家的热忱,这哪里是一首歌?是亿万中国人保家卫国的魂啊!75年过去,旋律依旧激昂,因为每一个音符里,都装着最可爱的人的赤诚。 致敬,最可爱的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幸运积攒温柔

幸运积攒温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