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认识一位院士,他告诉我:1971年,杨振宁来上海,看望得病昔日挚友邓稼先,杨

时间的碎片 2025-10-18 19:25:07

有幸认识一位院士,他告诉我:1971年,杨振宁来上海,看望得病昔日挚友邓稼先,杨振宁不经意地问了他一个“小问题”:“中国的原子弹,有没有外国人参与?”。 杨振宁真的只是好奇原子弹的制造细节吗?不,他是在用科学家的方式,给邓稼先递去一个“救生圈”。 因为当时邓稼先因“文革”冲击身处险境,而杨振宁的身份极为敏感。他问出的,是一个既能救朋友于水火,又能解自己心中块垒的“天问”。 如果邓稼先回答“没有”,就等于向中央证明了中国原子弹的“纯洁性”与他本人的绝对忠诚,这能成为保护他的强大政治资本。 后来邓稼先请示周总理后,写信告诉杨振宁:“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杨振宁在厕所里读到此信,泪流满面。 通过这个“问题”,展现出杨振宁作为科学家的缜密、作为朋友的仗义、以及对故国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一个提问,重如千钧,情义与智慧尽在其中。

0 阅读:1272

猜你喜欢

时间的碎片

时间的碎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