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芯片,加税,逆差的问题了,现在美国就是一门心思想要强

古凌国际 2025-10-18 18:54:52

中美贸易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芯片,加税,逆差的问题了,现在美国就是一门心思想要强迫中国,参加对俄罗斯的围剿,一旦中国上当,等俄罗斯垮了,美国就可以举全西方之力对付中国了。 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就开始了,那时特朗普上台没多久,就开始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关税,起因是贸易逆差太大,美国进口的东西太多是中国货。结果这场战打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了。 起初,美国针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下手,尤其是芯片和半导体,因为担心中国在这些领域追上来。拜登接手后,继续了这套政策,还加码限制出口先进技术给中国企业。 202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还是很高,进口额占总进口的13.9%,但这些数字已经不是重点了。美国现在把矛头转向地缘政治上,想通过贸易手段逼中国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圈子。 G7国家在2024年多次开会讨论怎么施压中国,外国部长们发声明,说中国如果继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就要面对额外关税。 特朗普二次上任后,更是直接威胁加100%关税针对中国进口品,理由就是中国不配合围堵俄罗斯。 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成了美国眼里的刺。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行动后,西方国家集体制裁俄罗斯,切断了大部分能源出口渠道。 但中国反而加大了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的量。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买的石油平均每天220万桶,比前一年还多1%。 这直接帮俄罗斯稳住了财政,因为石油出口是他们经济命脉。俄罗斯的船队继续往中国港口运货,贸易额在2025年初就创了新高,达到244.8亿美元,比2024年多4亿美元。 尽管西方有价格上限,中国还是成了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买家,占俄罗斯出口的很大份额。俄罗斯用这些钱维持了经济运转,没让制裁完全奏效。 美国的“能源绞杀”计划泡汤了,欧盟和G7在2025年9月又开会,说要联合行动针对那些继续买俄罗斯油的国家,矛头直指中国和印度。但印度也照买不误,土耳其还公开说会继续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美国想通过外交和经济双管齐下。2025年8月,G7峰会上,美国推动多领域封锁方案,目标就是切断中俄能源通道。美方算盘打得响,如果中国减少采购,俄罗斯财政会更紧缩。 但中国没上套,进口量不降反升。情报报告显示,2025年前半年,中俄贸易额达新高,俄罗斯成了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占总进口近20%。 美国国务院官员多次在新闻会上宣布,可能对买俄油的国家加税。中国拒绝后,美国就在媒体上发声明,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行为。 2025年7月,美方警告中国停止援助俄罗斯,否则面临经济后果。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消息,强调要盟友一起行动。 但欧洲国家不完全买账,因为他们依赖中国市场。德国汽车业和日本电子业如果切断供应链,会先遭殃。欧盟报告显示,2024年对华贸易赤字持续,但企业游说反对激进脱钩。 军事实力对比也让美国头疼。中俄在2024-2025年开展了多次联合军演,比如“联合海-2025”在日本海附近进行,焦点是反潜作战和防空演练。 俄罗斯和中国舰艇在海面上交换信号,士兵执行战术训练。2024年9月,他们还在北太平洋举行“北方/互动-2024”,涉及海空军协同。 2025年8月,中俄舰队完成第五次年度联合巡航,从俄罗斯萨哈林岛出发,穿越海峡。这些演习向世界展示中俄伙伴关系牢靠,不会因外部压力动摇。 反观美国,在西太平洋搞的军演暴露了不少问题。2025年9月,“太平洋先锋2025”结束,四艘航母参与,但盟友舰艇出故障。 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引擎问题频发,日本的加贺号缺舰载机。整个联军协调延误,指挥官通过无线电调整。 “REFORPAC 2025”是美国空军史上最大规模太平洋演习,涉及多个盟国,焦点是快速部署飞机,但也显示出后勤挑战。中国海军在关岛附近巡航,监视美军动向,055型驱逐舰参与钳形战术。 俄罗斯抵抗西方制裁给了中国喘息机会。俄乌冲突让美国国会为600亿美元援乌资金辩论半年,从2023年底拖到2024年4月才通过。 这期间,欧洲军火库存见底,乌克兰前线吃紧。中国借机推进产业升级,2023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64%,2024年升到2.68%,总支出超3.6万亿元。 普京通过视频协调中方,强化金融合作,银行处理跨境结算。 中国利用外贸团结周边小国,港口船只卸载货物,形成区域网络。导弹部队部署系统,针对潜在威胁准备。美国围堵在中俄能源船队继续航行面前显得无力,贸易数据不断更新。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