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美国军人发工资,美国国防部开始“借用”研发经费! 从10月1日凌晨开始,联邦政府因拨款法案迟迟未能通过而再次停摆,各项非必要服务暂停,无数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 此次“关门”寒流波及甚广,最让外界震惊的是它直接威胁到了130万军人的工资。 往年大家常常看到停摆的联邦雇员排队申请救济,但军队一般都能豁免,不至于拖欠工资。 而今形势突变,国会“卡壳”,军费拨付陷入真空,连军饷都成了未知数。 军人、家属翘首以盼的发薪日眼看要“落空”,多地出现军人家庭排队领取救济食品的现象,大批军属不得不东奔西跑寻求社会援助,军人群体的不安和焦虑随之蔓延。 特朗普总统紧急下令防长“用尽一切可用资金”,无论如何都要让军队如期发薪。 国防部在账本里“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上一财年结转下来的约80亿美元科研、测试和评估经费,把这些原本用于高新武器研发与前沿项目探索的钱临时划拨过去发工资。 这笔资金才刚好够130万名军人10月15日这一笔工资的标准开销。 美国防预算每年都留有一定余地,发生突发事件时会在专项资金中挤出救急款项。 但从研发经费拨款发军饷,真实地折射了国防财政管理的灵活性背后,是拨款机制的混乱和结构性赤字日益扩大的现实。 美国军人的基本工资、住房补助和伙食津贴等项目,每月总支出高达160亿美元。 80亿美元,只堪堪补上了10月15日一笔“漏洞”,半个月后的下一次工资从何而来仍无定论。 如果停摆持续下去,还会不会继续挪用其他专项经费,也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本次停摆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军队身上,更蔓延到航空、旅游、房产等其他领域。 各大联邦机构诸如劳工部、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等已经开始裁员或让员工无薪休假,大量公共服务被迫中断。 约75万联邦雇员失去了正常收入支撑,成千上万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和维安人员被迫无薪坚守岗位,航班延误现象频发。 经济学家粗略估算,政府每“关门”一天,美国经济损失就高达150亿美元。 民众信心受损,也开始推迟大批消费、购房甚至孩子上学等重大计划,就是这种“骨牌效应”,让原本就处于债务高企的美国财政更加雪上加霜。 对五角大楼来说,优先保障军饷固然是保民心、定军心的举措,可“拆东补西”也意味着大量军事科研项目被迫叫停甚至撤销合同。 知情人士透露,一部分国防承包商的研发团队已提前解散,有些创新项目暂停推进。 长远来看,这无疑影响到美军技术的升级换代和某些前沿武器系统的持续研发能力。 美国军工体系赖以为傲的创新速度,本就极受资金供给节奏影响,一旦研发拨款被一再抽调用来补基本开销,军队战力和技术领先优势也将出现明显隐忧。 一边是现役官兵的“温饱线”,一边是未来作战能力的“增长线”,优先级的权衡反映了美国战略焦虑感的现实升级。 美国总统和国会两党围绕拨款案僵持不下,不仅使政府陷入轮回式“关门开门”的政治拉锯,还削弱了全球投资者和盟友对美国治理能力的信心。 本次事件,特朗普也试图“甩锅”给民主党,宣称不会让“军队成为党争筹码”,但从管理制度本身看,拨款掣肘印证了美式分权的隐患。 加之高达34万亿美元的国债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联邦预算的实际灵活空间越来越窄,每次停摆都可能是美元霸权体系微妙风险外溢的缩影。 有评论认为,军队薪资问题不只是“关门危机”下的账面操作,更是对美国体制健康度的再次警示。 将本该支持创新和长远安全的研发资金专项“拆借”,固然维持了短期表面稳定,但如果国会依然无法及时拨付新的军费,军人下次发薪恐怕又得依赖非常规“找补”。 假如发生连续数月的停摆,大量军事计划和国家安全必然双双受挫,这一幕在历史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只是,这次卷入的群体更广,被波及的利益链条更深,影响也显得更加难以逆转。 你觉得这会让美国停摆危机何去何从?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美国防部用研发经费发放军饷》
特朗普是美国有史以来,对中国威胁最大,最无底线,最无信用,反华最有执行力的美国政
【55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