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只盯着稀土了,中国真正的“锁喉”绝杀,是人造钻石!很多人以为,稀土是中国反制西方的终极武器。错了!真相是,粒径≤50μm的工业钻石,中国垄断了全球超90%的产能,连替代品都没有。 这一刀下去,美国的芯片和航空航天,都得断气! 别误会,这不是商场里卖的那种亮晶晶的珠宝钻石。这种超细粒径的人造钻石,长得更像白色粉末,摸起来甚至有点糙。 但它的本事可大了去了。论硬度,它是目前人类能造出的最硬材料,没有之一;论精度,它能把金属、半导体材料打磨到纳米级的平整度。 就凭这两点,它成了高端制造里缺不了的 “细工刀”,少了它,很多精密零件根本造不出来。 关键在哪?中国一家就垄断了全球超 90% 的这种超细人造钻石产能。不是夸张,是实打实的行业数据。 全球每年要用到的这种工业钻石里,有 9 成以上是河南、湖南的几家中国企业生产的。 像河南的黄河旋风、中南钻石,单家企业的产能就比美国全国的产能还多 3 倍。 去年全球超细人造钻石总产量大概是 8000 吨,光中国企业就贡献了 7300 吨,剩下的 700 吨里,还有一半是印度、以色列的工厂用中国设备生产的。 美国的芯片厂最先慌。因为芯片生产的第一步 —— 晶圆切割,就少不得这种超细人造钻石。 晶圆是硅做的薄片,要切成一个个小芯片,必须用嵌着超细人造钻石颗粒的切割刃。 要是没有这种钻石,切割刃的硬度不够,切出来的晶圆边缘会有毛边,直接报废。 去年美国英特尔的亚利桑那工厂就出过这事,因为中国这边出口审批延迟,他们的切割刃库存告急,生产线停了 3 天,光损失就超过 2 亿美元。 航空航天领域更离不开它。美国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造飞机发动机,里面的叶片是钛合金做的,精度要求到头发丝的几分之一。 要打磨到这种精度,只能用沾着超细人造钻石的砂轮。 之前 F-35 战斗机的发动机叶片,就因为缺了中国的人造钻石,打磨进度拖慢,导致 12 架 F-35 没能按时交付给美军。 中国能垄断这个市场,不是靠运气,是靠几十年的技术死磕。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就开始研究人造钻石的高温高压技术。 那时候国外对我们封锁设备,科研人员只能自己敲敲打打做实验,连个参考的图纸都没有。 光是为了把钻石粒径控制在 50 微米以内,就花了 12 年时间,投入了上百亿研发资金。 从11 月 8 日开始,这种超细人造钻石出口要走审批流程了。不是不让卖,是要搞清楚谁买、买去干什么。 这招特别关键。之前有欧洲企业买了中国的人造钻石,转头就卖给了美国的军工企业,用来造导弹零件,这事后来被查出来,才推动了审批政策的出台。 现在走审批,就能卡住这种 “暗度陈仓” 的路子,确保这些关键材料不被用在针对中国的地方。 其实说到底,中国的 “锁喉” 不是靠卡别人脖子,是靠自己把技术做透了。 稀土也好,人造钻石也罢,核心都是中国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扎下了根,从设备到工艺,再到质量控制,形成了别人短时间内没法赶超的优势。 美国总想用技术封锁逼中国让步,却忘了中国最擅长的就是把 “卡脖子” 的地方变成自己的 “长板”。 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技术积累,才是最硬的底气。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2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