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问金一南:“如果把中国2000亿的三峡大坝炸了,中国会怎么办?”金一南听完叹了口气说:“你知道南斯拉夫之痛吗?”美国记者的话就是在挑衅,但金一南的反问,把记者给问住了! 这个问题像一把尖刀划破会场的平静,挑衅意味赤裸裸。 可金一南将军的反问,直接让记者僵在原地,南斯拉夫之痛? 这轻飘飘几个字背后,藏着中国从屈辱到崛起的血泪密码! 要弄懂金一南这个反问的分量,得先回望 1999 年那段惨烈的历史。当年 3 月 24 日至 6 月 9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长达 78 天的狂轰滥炸,这场军事行动彻底打破了 “不攻击民用设施” 的国际共识。 北约的炸弹不仅投向军事目标,还精准打击了变电站、水电站、热电厂等关键民生基础设施,导致南联盟全国 70%的地区电力系统瘫痪,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估算,仅恢复电网就需要 8 个月时间和 3.5 亿美元资金。 更严重的是,60 座桥梁、12 条铁路、5 条公路干线被炸毁,全国道路设施陷入瘫痪,5 个机场被炸毁、7 个严重毁坏,两大炼油厂彻底报废,国民生产总值直接减少 40%,工业生产降幅达 45%。 数百家工厂因轰炸和电力短缺关门,失业人数激增 33%,约 10 万人流离失所,首都贝尔格莱德就有 1134 处住宅楼、学校、医院等设施被毁坏,经济损失高达 10 亿美元。 北约还使用了日内瓦公约禁止的集束炸弹和具有放射性的贫铀弹,造成的有害物质外泄不仅给南联盟带来生态灾难,还波及了整个欧洲。金一南的反问,正是想提醒这位美国记者,随意破坏他国核心基础设施的行为,曾给一个国家带来何等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教训绝不可能重演。 再看被问及的三峡大坝,它绝非轻易能被破坏的普通设施。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防护需求,采用的混凝土重力坝结构异常坚固,即便遭遇小型核弹攻击也能抵御。 大坝上下游还部署了层层防御体系,从空中的战机巡逻到海上的舰艇警戒,再到地面的防空系统,形成了立体防护网,任何大规模突袭都难以突破。更重要的是,三峡大坝不仅承担着防洪、发电、航运等重要民生功能,更是国家能源安全和水资源调配的核心枢纽,其战略地位无可替代。 美国记者的提问,本质上是忽视了这种核心设施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低估了中国守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金一南的回应,还蕴含着对国家威慑力的深刻理解。他曾在相关论述中提到,真正的威慑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实力、决心和让对手知道。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早已构建起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完善的战略威慑体系,从战略核潜艇到先进的导弹系统,从空中预警机到精密的防空网络,这些力量共同构成了守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实屏障。 当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只懂微笑不懂瞪眼,永远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腰杆上有足够的 “硬实力”,才能有效维护自身安全。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战略威慑能力不足的国家,任何试图破坏我国核心基础设施的行为,都将遭到最严厉的反击,这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有足够实力支撑的坚定立场。 那位美国记者之所以被问住,或许是他从未认真思考过这种挑衅提问背后的严重后果。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相互交织,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挑战他国的核心利益底线。 南斯拉夫的悲剧已经证明,以破坏基础设施为手段的军事行动,最终只会带来人道主义灾难和长期的地区动荡。而中国早已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畏惧任何挑衅,对于危害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为,必将给予坚决回击。 三峡大坝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乎国家的稳定发展。金一南的反问,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现实的警示,更是对所有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者的严正告诫:任何忽视历史教训、低估中国决心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中国的崛起,不仅体现在三峡工程每年20.81亿吨的货运量和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更在于其在国际力量版图上所实现的深刻且不可逆转的再平衡。 信源:海峡新干线
美国记者问金一南:“如果把中国2000亿的三峡大坝炸了,中国会怎么办?”金一南听
烟雨评社
2025-10-18 09:50: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