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10月17日公开表示,虽然他们加强了稀土出口管制,但是他们的失

烟雨评社 2025-10-18 09:50:24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10月17日公开表示,虽然他们加强了稀土出口管制,但是他们的失业率很高,他们的人也无法再随意涌入美国市场了。 格里尔提到的 “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核心是美国今年推出的一系列针对稀土产业链的限制措施,不仅试图限制相关技术和设备出口,还推动盟友建立 “去中国化” 的稀土供应链。可现实是,美国本土稀土产业根本接不上这个缺口。 加州芒廷帕斯矿是美国仅有的大型稀土矿,但即便重启生产,每年的产量也只够美国电动汽车行业 10% 的需求,而且矿石必须运到中国才能完成 99.9999% 纯度的分离提纯,这道技术壁垒美国短期内根本绕不过去。 更关键的是,美国想建一套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 10 年时间和数百亿美元投入,眼下连最基础的加工设备都 90% 依赖中国进口。 这种产业短板直接传导到了就业市场,这也是格里尔强调 “失业率很高” 的症结所在。ADP 公司 10 月 1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 9 月私营部门就业岗位一下子少了 3.2 万个,8 月的数据还从原本说的新增 5.4 万下修成了减少 3000 个,成了实打实的 “两连降”。 受冲击最狠的是中小企业,中型企业少了 4 万个岗位,小型企业少了 2 万个,而这些企业贡献了美国私营就业的近一半份额。稀土依赖度极高的制造业更是雪上加霜,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因为稀土短缺导致 F-35 战机生产线暂停,光这一家企业就有上千个岗位面临调整风险。 服务行业也没能幸免,休闲酒店业掉了 1.9 万个岗位,专业商业服务少了 1.3 万,连薪资市场都透出寒意,跳槽员工的薪资增速从 8 月的 7.1% 跌到了 9 月的 6.6%,求职者想谈高薪变得越来越难。 更让美国产业界头疼的是,稀土管制直接卡住了关键制造业的脖子。每架 F-35 战机需要 408 公斤稀土,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用到 4.2 吨,美军的稀土库存撑不了三个月,五角大楼已经把这波供应危机比作 1942 年的橡胶危机。 民用领域同样遭殃,福特、通用汽车因为缺钕铁硼磁铁被迫减产,特斯拉的电池生产线也受了影响,美国汽车业日均损失超 2.3 亿美元,这些损失最终都转化为就业岗位的流失和企业信心的下滑。 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又火上浇油,基准利率维持在 4% 以上,中小企业不敢贷款扩产,自然也不敢招人,形成了恶性循环。 格里尔说的 “他们的人无法再随意涌入美国市场”,则指向美国近期收紧的人才政策。9 月特朗普政府刚签署总统声明,要求 H-1B 签证申请人缴纳 10 万美元附加费,还把随机抽签改成了按工资水平加权抽签。这政策看似保护本土就业,实则堵死了科技企业的人才通道。 亚马逊每年要多花 9.9 亿美元,谷歌、微软也得各增 6 亿多美元的用工成本,初创企业更是直接扛不住这笔开销。 更关键的是,美国 STEM 专业的研究生里有大量国际学生,他们本是实验室和科研项目的中坚力量,现在要么因为签证费望而却步,要么因为薪资门槛抽不到签,连高校界都在反对这种 “自断人才后路” 的做法。 要知道,国际学生每年能为美国经济贡献 438 亿美元,支撑 37.8 万个工作岗位,这部分活力的流失,无疑让本就低迷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美国想通过 “管制 + 限流” 双管齐下维持优势,却没算到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存度早已超出预期。盟友们嘴上应和着建 “稀土联盟”,实际却各有算盘:加拿大要优先保本国电动汽车的锂需求,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舍不得中国市场,印度的稀土矿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根本成不了气候。 洛克希德・马丁的紧急报告显示,光钕铁硼磁体库存告罄就逼停了 F-35 总装线,而生产这些磁体的设备还得靠中国供应。人才方面更尴尬,美国半导体协会警告,中国学生在关键技术岗位占比不低,大规模限制入境会直接冲击本土人才储备。 格里尔的发言其实点出了当前的核心矛盾:在全球化的产业链中,单边管制从来都是双刃剑。想靠限制稀土和人才维系优势,却忽视了自身产业的短板和就业市场的脆弱,最终只会陷入 “管制越严、损失越大” 的困境。 现在美国企业的抱怨声越来越大,乙烷生产商 8 艘运输船滞港滞销,芯片企业因市场丢失利润下滑,这些压力都在倒逼政策做出调整,只是从格里尔的语气里能看出,这种调整恐怕没那么容易。 总之,美方反应反映了其战略焦虑。中方通过管制维护权益,合理合法。未来,沟通若恢复,应基于平等基础。国际社会呼吁理性,寻求共赢。整个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希望双方都能“知彼知己”,避免无谓对抗。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