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刚把中资芯片厂强制接管,中国反手就把仓库大门锁上了,如今中国两大基地里价值数亿美元的晶圆、封装件,一箱也飞不出保税区。 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最早是荷兰飞利浦的半导体分支,后来几经转手,2018年被闻泰科技花大价钱买了下来。 收购之后,这家公司被打理得相当不错,在荷兰、德国都有工厂,给当地交了不少税,还雇了几千人干活。 生产的芯片看着不起眼,却是汽车、工业设备里的关键零件,全球不少知名车企都得靠它供货。 就这么一家合规经营、赚钱缴税的企业,突然就被荷兰政府盯上了。 荷兰动手的节奏快得反常,简直像是按剧本走的,美国先出台了个所谓的“穿透性新规”,把中资控股超过一半的子公司都纳入管制范围,闻泰早就被列进实体清单,安世自然躲不过。 美国的新规刚落地,荷兰第二天就跟着行动,拿冷战时期的老法律当借口,冻结了安世在全球三十多个地方的资产,还暂停了中方CEO的职务。 更离谱的是,没过几天当地法院就裁定,把安世几乎所有的股权都交给第三方托管,指派了外籍人士来掌权。 整个过程连个提前通知都没有,更别说拿出什么安世威胁安全的证据。 后来法庭文件曝光才知道,美国早在几个月前就逼着荷兰换掉安世的中国CEO,所谓的“安全考量”根本就是幌子。 这操作明摆着不讲理,安世被中资收购这么多年,从来没出过技术泄露的问题,反而业绩一年比一年好,零负债运营不说,还给欧洲的汽车产业链帮了大忙。 荷兰一边拿着这家公司的税收和就业红利,一边跟着美国搞小动作,连自己人都看不过去,有媒体直接说荷兰就是美国身边的“温顺绵羊”。 这种把商业当政治筹码的做法,其实是砸了自己的招牌,以后哪家外资企业还敢放心在欧洲投资? 今天能以“安全”为名抢中资的公司,明天说不定就轮到其他国家的企业。 荷兰这边刚动手,中国这边的回应就到了,安世在惠州和上海的基地里,那些准备运出去的晶圆和封装件,直接被限制在保税区里,一箱都动不了。 这些货可不是小数目,安世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产能都在中国,货出不去,全球好多等着要芯片的工厂都得停工。 不光是卡货,稀土出口也收紧了,要知道荷兰的ASML造光刻机,核心部件离不开中国的稀土,这一下直接戳中了对方的软肋。 紧接着,对一些欧美企业的反垄断调查也动了起来,每一步都掐在了关键地方。 这么一来,全球产业链立马乱了套,欧洲的车企最先受影响,本来等着安世的芯片开工,现在货迟迟不到,生产线只能放慢速度,ASML那边也开始着急,设备交付都受了影响,股价跟着跌。 荷兰自己也没占到便宜,安世在当地的研发项目停了,税收自然跟着少,之前赚的那些好处慢慢都得吐出来。 欧盟想搞自己的芯片产业,本来就缺钱缺技术,这下供应链一断,更难推进了。 说到底,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技术安全问题,就是借着地缘政治的由头破坏规则,以前大家做生意,都认一个理:合法买的公司,产权就得受保护。 现在荷兰把这个理给撕了,用行政和司法手段硬抢,这跟明着打劫没区别。 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想把半导体产业链变成自己遏制别人的工具,逼着盟友选边站,可他们忘了,现在的产业链早就盘根错节,你卡我的脖子,我掐你的软肋,最后没人能全身而退。 安世这事也给所有中企提了个醒,海外投资光合规还不够,得看清背后的地缘风险。 靠收购别人的技术终究不踏实,人家想抢就能抢走,只有自己把技术练硬了,手里有真东西,才能不被别人拿捏。 这些年国产芯片的进步大家也能看见,从设备到材料都在慢慢突破,这才是最靠谱的底气。 欧洲现在估计也有点骑虎难下,跟着美国闹,得罪了最大的市场,自己的产业还受了伤,想回头,又拉不下脸。 美国倒是隔岸观火,可他们的企业同样依赖中国的市场和资源,真闹到最后,一样得吃亏。 全球半导体产业本来是靠着分工合作才发展起来的,现在非要搞阵营对立,把效率让位于政治,最后成本涨了,创新慢了,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规则一旦被撕破,重建就难了,这次荷兰开了个坏头,以后跨国投资的信任基础没了,大家都得花更多心思防着对方,全球化的红利也就慢慢没了。 科技竞争从来不是零和游戏,你不让我用你的技术,我就自己搞出来,最后反而倒逼了技术突破,这是历史上反复演过的戏码。 规则是生意的根基,抢来的短期利益换不来长久安全,这场博弈到最后,拼的不是谁的手段狠,而是谁的产业链更稳、谁的技术更硬、谁更守规矩。
欧洲刚把中资芯片厂强制接管,中国反手就把仓库大门锁上了,如今中国两大基地里价值数
论史家
2025-10-17 15:35: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