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实在是太“聪明”了。10月15日贝森特表示,如果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管制,美国将现行对华关税再延长三个月。言下之意,就是要将额外对华再加征100%关税缓期三个月执行。 换句话说,原本是要马上加的税,现在延后一下,但前提是中国得先让稀土自由流出。这算盘打得好像挺响,可惜,算盘珠子是美方自己拨的,节奏却不一定由他们掌控。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针对谁,而是出于资源保护和产业安全的考量。稀土不是“土”,是现代科技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不光用在手机、电动车、风电、军工上,连半导体设备都离不开。中国稀土储量虽然丰富,但并不是无限的,长期以来大量出口低价稀土,换来的是资源加速枯竭和环境破坏。 现在中国开始把资源当资源看待了,不再当便宜货卖,这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美国这几年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可以说是“拧巴”得厉害。一边喊着要“去风险”,一边又死盯着中国产业链,动不动就加税限制。 可问题是,美国自己并不是稀土大国,对稀土的提炼技术也没优势。他们曾试图扶持本国稀土产业,但投入大、周期长、污染重,效果始终不理想。 现在又回头来找中国谈条件,还拿“延迟加税”当筹码,怎么看都像是自说自话的套路。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到现在美国还在纠结稀土的问题。 因为越是高科技的产业,越离不开稀土。拿掉中国稀土,美国的新能源规划、国防科技、甚至基础制造都要“断电”。但问题是,美国不是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稀土产业。 而是过去几十年一直没下决心投资。现在想靠舆论和政策施压让中国放松资源出口限制,这种思路不只显得焦虑,更显得短视。 世界不是只有一个声音。中国对资源的掌控,是出于合理合法的国家利益考量。中国不是不愿意合作,而是不接受不对等的交换。 如果合作的前提是单方面让利,那叫妥协,不叫互利。贝森特这个提议看似聪明,其实是低估了中国对自身战略资源价值的认知。 中国不是简单地在做资源出口,而是把稀土作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一环,逐步向着高附加值链条上游迈进。 再看美国这个“延迟三个月”的做法,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关税加上去,怕影响选情;不加吧,又怕显得对中国“软弱”。 于是搞出了个“缓刑三个月”的说法,既能对内交代,又能对外造势。但这招在现实面前并不好使,中国的政策不是靠外部舆论推动的,更不是靠威胁换来的。 贝森特这次的说法,看着像是谈判策略,其实更像是一种焦虑的反应。在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想靠三个月的“缓征”来换取中国的资源开放,是在用老办法应对新问题。 而中国的回应方式其实早已改变,不是简单对抗,也不是一味让步,而是用实力说话、用规则办事,把自己的路走稳走好。 总的来看,稀土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是中美在高科技、产业链、资源控制等多方面的博弈。中国清楚自己的位置,也明确自己的方向,不惧短期波动,更看重长期利益。 贝森特的提议虽然热闹,但真正主导未来局势走向的,始终是各自的实力与战略定力,而不是一纸延缓的税单。 参考资料:美财长声称:如果中国停止实施新管制,可以再休战3个月以上… 2025-10-16 14:36·观察者网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15评论】【4点赞】
奔跑
即使完全取消关税。对美稀土依然管制。并且对用于军工的是100%禁售。
MCY
它是冬天里的一条毒蛇,暖和它了,就把它的主人咬死了……
用户10xxx10
无耻之徒,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