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刚加管制,土耳其就卡了投资,德国回头翻旧账,中国则悄悄把镓和石墨的出口审批从“年审”改成“笔笔查”——这轮博弈,没人打明牌,但每一步都踩在对方的命门上。 安世半导体不是普通企业,它是全球车规芯片的隐形冠军,欧洲三分之一的新能源车功率器件都绕不开它。 可它背后是闻泰,是中资,是欧美眼里的“技术渗透者”。 于是荷兰用“单用途设备”卡住离子注入机,土耳其以“国家战略”挡掉晶圆厂,德国翻出三年前的收购案,说你偷偷把产线升级了,得拆股。 中国没喊口号,但动作更狠。 这场静悄悄的科技战争里,镓和石墨就像两把不起眼的钥匙。全球90%的镓产自中国,石墨负极材料更是动力电池的命脉。出口审批从年审改为逐笔审查,相当于给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系上活结。 安世的遭遇揭开了遮羞布。当年德国人爽快批准收购,如今却指责"技术偷跑"。慕尼黑的工程师私下抱怨,柏林那些官员根本分不清功率芯片和微处理器。 土耳其的转向透着诡异。去年还在"一带一路"论坛上拥抱中方投资,转眼就用"国家安全"否决晶圆厂项目。地缘政治的天平上,小国永远在寻找新的砝码。 荷兰ASML陷入两难。中国客户贡献了三成营收,现在政府却要断供关键设备。艾司摩尔的总裁最近总在深夜接到来自海牙和华盛顿的矛盾指令。 中国的反击带着太极拳的智慧。不像某些国家动不动就制裁清单,北京更擅长在规则框架内出招。去年对锗实施出口管制后,国际价格三个月飙涨40%。 这场博弈早已超越商业竞争。美国砸下527亿美元搞芯片法案,欧盟动员430亿欧元建设产能,而中国在贵州深山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研发。 最讽刺的是德国经济部。他们翻旧账的架势,像极了考场上抓耳挠腮的考生。当年白纸黑字的批文墨迹未干,现在却说"未充分披露"。 全球化正在碎成 regionalization(区域化)。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建厂,中芯国际在上海扩产,芯片世界出现两道平行的铁轨。 安世的命运将成为风向标。如果连这家合规经营的企业都要被政治绞杀,恐怕再也没有外资敢相信西方的市场承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荷兰刚加管制,土耳其就卡了投资,德国回头翻旧账,中国则悄悄把镓和石墨的出口审批从
小陌故事汇
2025-10-17 14:35: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