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船舶驶入宁波港,缴费477万!港口费战开打,中国态度异常坚决 一艘美国大船晃

飞天史说 2025-10-17 10:46:54

美船舶驶入宁波港,缴费477万!港口费战开打,中国态度异常坚决 一艘美国大船晃晃悠悠地驶进了宁波港,装卸完货,账单一拍桌子,477万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就这么砸了下来。 谁都没想到,曾经只是关税针锋相对的中美贸易摩擦,现在已经蔓延到海上,要在港口费上比拼看谁更狠。 这场“港口费战”,背后不仅仅是钱的事,更是两个大国在全球贸易棋盘上又一次较量。中国这回的强硬态度,让不少人都瞪大了眼睛。 美国率先出招,背景说起来也不复杂。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启动了新一轮“301调查”,剑指中国的海事、物流和造船业,说中国搞“不公平竞争”。 美国人这两年也有点着急,看到中国造船、港口业务节节高升,自己压力山大,于是想出新招:从今年10月14日起,美方规定,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或者干脆只要是中国制造、挂中国国旗的船,一律收每净吨50美元的港口服务费。 别小看这数字,一艘普通的1万吨净吨货轮,光进美国港口就要多掏50万美元。这种玩法,谁都看得出来,就是要让中国的港口、造船业“头疼”。 美国这边刚出手,中国那边马上就有了动作。中国交通运输部直接回应,从同一天起,对美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美国制造和挂美国国旗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起步,比美国的还高,后面几年还要逐步涨到每净吨1120元。 另外中国还专门设了豁免条款,比如说来中国修船的空船,还有中国制造的船,都能免这笔钱。 这下子,政策的精准度和反击力度全都摆在明面上,等于告诉美国:你怎么收,我就怎么还,甚至还要加点码。 细想一下,中国这次的坚决,绝不是心血来潮。首先,港口和造船业对中国来说分量极重。这些年中国造船全球第一,港口吞吐量也是世界老大,美国这样加码,明摆着想打压中国的产业优势。 中国官方很快表态,反制完全是针对美方的“歧视性措施”,也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换句话说,中国这次不想再忍气吞声,更不打算被人随便拿捏。 再说,美国这几年对中国的贸易关税、技术封锁,花样百出,大家都习惯了拳来脚往。现在连港口费都要掺一脚,中国的回应速度和力度,说明了一个道理:谁也别指望中国会被动挨打。 除了硬碰硬,中国这次还特别注重国内的信心建设。相关企业和市场看到政府出手,心里踏实不少。用行动证明,国家会撑腰,本土产业不会被外部压力轻易击垮。 对外呢,这种做法也有点宣言意义,给全球伙伴看:中国是主要贸易大国,不只是参与规则,更要参与制定规则。 现在中国说话的分量和方式都在变。国际上谁都明白,港口、航运这类基础设施,谁掌控得住,谁的底气就足。 这场港口费战,不只是中美自己在掰腕子,全球供应链也跟着“中招”。新加的港口费意味着中美航运公司的运营成本直线上涨,大家都懂,这些钱最后还是要让进出口商和老百姓来买单。 航运公司也不是傻子,肯定会琢磨怎么绕开高费港口,调整挂靠顺序,甚至重新规划船队,想尽招数降成本。 可这些调整一动,全球物流网络就得跟着变,原本因为疫情、地缘冲突才刚缓过气来的供应链,又多了一层麻烦和不确定。 更麻烦的是,如果这种港口费战持续下去,全球贸易会不会逐渐按阵营分化,地缘政治色彩越来越重,谁都说不准。 毕竟,谁都不想先低头,这种你来我往的局面,最后只能靠双方坐下来谈,谈得下去才可能解决,谈不下去就只会加剧。 美船在宁波港收到477万元账单,看似一笔小账,其实折射的是中美战略较量的新阶段。贸易争端已经不再局限于关税,港口、航运、物流这些看似“幕后”的环节,变成了新的博弈场。 中国这次姿态明显,靠的不是嘴上功夫,而是经济实力和全球贸易地位。 港口费只是一个开头,后面在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摩擦,估计也不会少。大国博弈的暗流还会涌动下去,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考验的不只是中美,更是所有在这张大网里的国家和企业。 参考资料:今起正式实施,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2025-10-14 09:35·界面新闻 超440万元!传第一艘“美国船”向中国缴纳港口费 2025-10-16 17:42来源: 信德海事网

0 阅读:4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