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莫迪保证不再买俄油,下一步是让中国做到这点! 当地时间15日,特朗普在公开场合称已得到印度总理莫迪的亲口保证——印度将彻底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谈及与莫迪的“约定”时,特朗普满脸得意,言语间满是炫耀。 他盛赞莫迪“是一位伟人,更是我的好朋友”,甚至特意强调“他热爱特朗普”,仿佛这份“承诺”是靠两人的私交换来的重大胜利。在他看来,能让印度放弃俄油,是“美国在全球能源博弈中的巨大进展”。 话锋一转,他又放出豪言,称接下来美国的目标是让中国也照做,言下之意,要将这一“成果”进一步扩大。若回溯特朗普近期的动作,会发现他早已把“施压各国停购俄油”当成了核心工作。 为了让印度就范,他此前已祭出关税大棒,以俄油问题为由向印度征收高达50%的高额关税,试图用经济压力逼迫对方妥协。不止印度,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他会面时,也被直接要求停止购买俄油。 同日,美国财长贝森特与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会晤,同样将“停购俄油”列为重点议题,一副要在全球范围内切断俄油销路的架势。特朗普为何在这件事上如此急不可耐?背后的算盘其实不难看清。 一方面,他似乎认定“断油就能断战”,觉得只要俄罗斯没了石油收入,就无力支撑在俄乌冲突中的投入,从而推动局势降温。可现实是,俄乌冲突的根源复杂,绝非简单切断某一项收入就能解决,这种想法未免太过理想化。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的石油产业正等着开拓市场——美国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若能挤走俄罗斯这个强劲对手,各国自然只能转向美国采购,美国石油商便能赚得盆满钵满,这背后的经济利益驱动显而易见。 更关键的是,近期中国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让美国陷入了不小的被动。稀土是芯片、新能源等关键产业的“工业维生素”,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度极高,这一新规无疑击中了其痛点。 特朗普急着推进“停购俄油”计划,或许也想借此缓和与印度的关系,结束此前的贸易摩擦,拉拢印度形成对中国的牵制,试图在与中国的博弈中找回主动权。 可这些盘算,都建立在“印度真的会停购俄油”的前提上。但稍加推敲便会发现,特朗普的说法漏洞百出。16日印度外交部发布的声明,压根没提“停购俄油”这回事,更没提及莫迪的所谓“保证”。 声明只强调印度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大国,“确保能源价格稳定、供应有保障”是长期坚持的双重目标,还提到过去十年一直在扩大美国能源采购。这番表态避重就轻,字里行间都在回避特朗普口中的“承诺”,明眼人都能看出,印度根本没打算按特朗普说的做。 更打脸的是俄罗斯方面的消息。15日当天,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就公开确认,印度已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俄油采购。再看具体数据,今年9月,俄罗斯每天向印度出口约162万桶石油,占印度石油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这个体量绝非小数,印度若突然停购,国内能源供应会立刻出现巨大缺口,能源价格也可能暴涨,最终受损的还是印度民众和经济。印度作为一个务实的经济体,怎么可能为了迎合美国,做出这种损己利人的决定? 要知道,印度从俄油采购中获益良多。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为了打开市场,向印度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折扣价,印度对俄油进口量从之前的几乎可以忽略,飙升到占进口总量的35%-40%,仅靠低价就节省了约170亿美元成本。 这笔钱对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都至关重要,印度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块“肥肉”?而且印度在能源采购上一直秉持“多元化”策略,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们一边从俄罗斯买低价油,一边也在扩大美国、中东等地区的能源合作,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保障供应。印度首席谈判代表阿格拉瓦就曾提到,过去七八年印度从美国采购的能源额虽有下降,但仍有120亿至150亿美元的采购空间。 这说明印度早已规划好平衡各方的路径,不会被美国的压力或特朗普的“面子”绑架。至于特朗普放话要让中国停购俄油,更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的正常经贸往来,合法合规,且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早已明确表态,坚决反对美国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若美方试图损害中国正当权益,中方必将坚决反制。美国想让中国放弃俄油,无异于要中国牺牲自身能源安全,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说到底,特朗普的“印度停购俄油”宣言,更像是一场为了彰显自身影响力的表演。他高估了自己对印度的掌控力,也低估了各国在能源决策中的务实考量。在全球化时代,能源合作早已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能随意左右的,各国都会基于自身利益做出选择,不会轻易被外部压力裹挟。 这场戏最终只会让特朗普自己陷入尴尬——印度不接茬,中方不买账,美国想靠“断俄油”达成的各种目标,恐怕都会落空。 特朗普怒怼普京 特朗普沙特协议 特朗普加沙方案
特朗普:莫迪保证不再买俄油,下一步是让中国做到这点! 当地时间15日,特朗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17 09:32:24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