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公斤电池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

新浪财经 2025-10-17 00:52:22

▲固态电池

▲“特殊胶水”——碘离子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技术,我国科学家近期取得一批新进展。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

实现突破难在哪里?

电池充放电全靠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跑”。锂离子相当于电池中的“外卖小哥”,负责把电子从电池正极送到负极,固态电解质就是“送外卖”所行驶的“道路”。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软得像橡皮泥。这两种材料贴合时,就像把橡皮泥粘在陶瓷板上,界面处坑坑洼洼,难走的“路”会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这正是固态电池还没有广泛走向市场的原因。

三大关键技术突破

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续航瓶颈

如今,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让“陶瓷板”和“橡皮泥”实现严丝合缝,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特殊胶水”——碘离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团队开发的“特殊胶水”,在电池工作时,会顺着电场跑到电极和电解质的接口处,主动吸引通行的锂离子过来,哪里有小缝隙、小孔洞,就自动流过去填满。通过一番缝缝补补,电极和电解质就能自己贴得严严实实,从而突破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

“柔性变身术”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的科学家用聚合材料给电解质打造一副“骨架”,让电池像升级版保鲜膜一样抗拉耐拽。弯折2万次、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完全不怕日常变形。同时,在柔性骨架中加入一些“化学的小零件”,它们有的能让锂离子跑得更快,有的能额外“抓”住更多锂离子,直接让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

“氟力加固”

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氟的“耐高压本事”极强,电极表面的“氟化物保护壳”,能够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这项技术在满电状态下经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测试都不会爆炸,可以确保安全和续航“双在线”。

据央视新闻

美媒:美国与中国电动汽车差距扩大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0月14日的文章以《电动汽车竞赛基本结束,中国胜出》为题,指出美国与中国电动汽车差距扩大。内容编译如下:

中国车企生产全球约70%的电动汽车。它们销售的汽车如此先进,以至于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花了6个月时间驾驶一辆中国电动汽车,而不是自己公司的产品。

美国与中国电动汽车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福特8月宣布它将采用中国多年前就掌握的生产技术,但在2027年前仍然无法制造出有竞争力的售价3万美元的电动车。

虽然面对一些挑战,但中国制造商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差距不只体现在价格方面。

今年早些时候,比亚迪推出了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车型。该公司还推出了被称为“天神之眼”的辅助驾驶系统。相比之下,美国电动汽车一般需要充电30分钟才能达到相似的续航里程,而且仍然令人感觉像是“碰巧由电力驱动的”普通汽车。

目前,贸易壁垒是唯一让中国电动汽车无法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的东西。国际能源署说,今年全球销售的汽车约有四分之一是电动汽车。但特朗普政府冻结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资金、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花费数月时间诋毁电动汽车,并且还在扶持那些石油公司。

这些政策不会阻止世界其他地方转向电动汽车,只会给已在所有重要市场都节节败退的美国车企制造更多障碍。

竞赛尚未结束,但差距不断扩大。美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着被排除在电动汽车未来之外的风险,不是因为它们无法竞争,而是因为当它们准备尝试的时候,世界其他地方已开上中国电动汽车了。据参考消息

0 阅读:425

评论列表

昵老窦

昵老窦

3
2025-10-17 06:09

固态电池是好,但首先要有性价比

用户10xxx91

用户10xxx91

2025-10-17 08:39

🥚都让你给扯了,一百公斤电池20来度电,你跑500公里,两轮吧?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