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一原拆原建项目居民搬离,70年房龄“老破小”将原地大变样

新浪财经 2025-10-16 21:52:32

10月16日上午,徐汇区枫林街道天钥新村(六期)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举行搬场仪式。今年1月,该旧住房更新项目启动签约,仅用2天就实现全部628证居民100%签约(详见解放·上观1月报道《从“贴扩建”到“原拆原建”,天钥新村六期旧改100%签约背后的理念迭代》),成为当时继东安一、二村旧改项目100%签约后,枫林街道3个月内完成的第二个100%签约旧改项目。

天钥新村(六期)成功开启原拆原建改造,期待背后是居民十余年的等候。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天钥新村(六期),曾是居民口中“烧菜时油烟会撒‘胡椒面’”的老房子。不仅厨房几家合用,屋内见不到太阳更是常态。

如今,居民们终于迎来“新生”。张阿姨摸着搬场车上的行李箱说:“等了十几年,终于能在自家阳台晒到太阳了!”居民王阿姨则感慨:“以前四家人挤一间厨房,大夏天做饭像‘蒸桑拿’,这下总算熬出头了!”

记者从枫林街道获悉,根据规划,天钥六期的旧住房更新项目将拆除原有的9幢旧房,新建3幢高层和1幢多层带电梯住宅,并新增地下车库和配套用房。628户居民即将告别厨卫合用、房屋老旧的困境,待原拆原建项目竣工后,搬入带有电梯的全装修新房。

天钥新村(六期)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负责人杨晨光告诉记者,制定改建方案时,项目组“尽可能满足每位居民的要求”。虽然近乎挑战“不可能”,但徐汇区房管局、枫林街道、设计团队与项目专班仍耗时一年多,历时30余稿的方案推翻重拟、优化打磨,不仅将原来39种杂乱的户型归并成27种,更借着“拆除重建”的机会,让老房子从功能到“气质”都焕然一新。

“拥有一个朝南的阳台,是好多居民盼了一辈子的事。”天钥新村第一、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季恺娴说,比起搬走,居民更舍不得这里相熟的老邻居。但相比之下,居民更难忍没有阳台、终日不见太阳的苦。而今,根据改造方案,每一套新居都将拥有朝南的阳台,并且在保证居室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配上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真正实现了独门独户。

除了阳台这一“刚需”,新房的方案中还有更多贴心的设计。杨晨光说,居民回搬前,所有房屋都会完成基本装修。在此过程中,考虑到现在不少老百姓都喜欢使用智能家电,厨房各类小家电也琳琅满目,因此设计方案中增加了厨房的插座数量。“从洗菜到切菜,再到电饭煲的摆放,居民烧菜做饭时的完整活动动线,我们都考虑进去了。”杨晨光透露,甚至连卫生间的马桶旁都设计了插座。

原拆原建后,天钥六期的社区配套也将更趋完善。不过,当住宅从原来的9栋楼变为4栋楼,如何用好多出来的空地?

“大部分将作为景观绿化和草坪,这样老人和小孩可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杨晨光介绍,现场还将新增配套用房,涵盖物业用房、业委会用房、社区服务用房等。小区还将新增地下二层的停车库,车辆可直接进入地库,实现人车分流,将更多户外空间留给居民,预计将设置步道和休闲区域。

针对旧住房改造中每户面积不同、户型难统一、外立面容易“高低不平”的难题,项目团队从“让居民住得舒心有面子”的视角出发,经由设计团队反复调整,最终将大部分空调机位都嵌入房屋外立面中,实现位置和风格的统一。“期待改造完成后,居民入住规整又高品质的新家。”杨晨光说。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