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威胁:若不取消稀土管制,中国将与世界脱钩!并提出了一个恶心方案,据美彭博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10/15)表示,美国已陷入与中国的贸易战,并强调美国有100%关税当筹码,“如果没有关税,我们就会暴露于一文不值的境地。 10 月 9 日,中国商务部连发多条公告升级稀土出口管制,不只是调整配额,更关键的是把含有中国稀土物项或使用中国技术的外国生产商也纳入管控范围。 这么做可不是随便加码,一方面是因为 7 月以来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中,在广西等地查出多起金额巨大、链条复杂的非法出口案件,管制升级是应对走私翻新的必要之举。 另一方面,也是对美国持续对华打压的反制,毕竟稀土有军民两用属性,防止被转用于军事领域、履行防扩散义务,本就是国际通行做法。可这精准的管控,却直接戳中了美国的 “痛点”—— 美国高端制造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超过 80%,短期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 正是这记 “重拳”,让美方急着亮出底牌。特朗普在讲话里把关税当成了 “救命稻草”,反复强调 100% 关税的威慑力,可明眼人都清楚,这种极限施压早不是新鲜招。 4 月美国就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等领域启动 301 调查,10 月 14 日刚实施对涉美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措施,中方当天就回应将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反制,如今又拿关税说事,显然没找到更有效的办法。 而美财长抛出的 “脱钩” 威胁更显牵强,要知道中国稀土管制并非 “限制供给”,而是规范流向,对合规企业还设了许可便利,反倒是美国自己滥用出口管制,清单物项超过 3000 项,是中方的三倍多,谁在破坏全球供应链一目了然。 最受争议的还是美财长提出的所谓 “解决方案”,说穿了就是个典型的双重标准方案:要求中方取消所有稀土管制措施,包括针对走私和军事用途的流向监控,却只字不提美国对半导体设备、芯片等 3000 多项产品的对华限制。 甚至要求中国 “共享稀土开采技术”,却拒绝放松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封锁。这种只许自己打压、不许对方自保的要求,被不少国际媒体直言 “毫无诚意”,连美国国内的半导体企业都暗自叫苦。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早就发过声明,稀土供应不稳定会直接冲击芯片产业链,真要是按这个方案来,受损的只会是全球产业。 面对美方的软硬兼施,中方的回应一直很明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早就强调过,中方管制是 “必要的被动防御”,既维护国家安全,也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而美方的威胁是典型的单边主义。 事实上,中方的管制措施正在推动全球稀土产业走向规范,之前产业里的低价竞争、渠道混乱问题被逐步整治,企业开始从 “拼低价” 转向 “重研发”,连不少欧洲企业都认可这种 “治理升级”,毕竟透明的供需环境对谁都有利。 反观美方,9 月中美马德里会谈后短短 20 多天,就新增多项对华限制,把数千家中国企业卷入管制,这种做法早已引发国际社会不满。 特朗普和美国财长的表态,其实暴露了美方的焦虑。他们既依赖中国稀土支撑本土高端制造,又不愿放弃对华打压的姿态,只能用 “脱钩”“关税” 这类狠话掩饰被动。 可现实是,全球稀土产业链早已深度绑定,美国短期内根本无法建立替代供应链,去年对华稀土进口额仍达 120 亿美元。 而中方反制手段也越来越精准,从船舶收费到稀土管控,每一步都直击美方利益痛点。彭博社在报道里也不得不承认,美方的威胁更像是 “情绪宣泄”,很难真正撼动中方的管制决心。 说到底,稀土博弈的核心从来不是 “脱钩”,而是规则之争。中国从 “稀土供应者” 转向 “秩序治理者”,本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好事,可美国却总想用霸权逻辑打破平衡。 要是美方真的想解决问题,与其拿关税和脱钩说事,不如先取消对中国船舶的不合理收费,放宽对华技术封锁,用平等协商代替极限施压。毕竟在全球产业链里,从来没有 “只占便宜不吃亏” 的道理,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 信源:彭博社 2025 年 10 月 15 日《特朗普称美陷入对华贸易战,美财长提稀土管制解决方案》
含有美国技术的光刻机不许卖给中国,含有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就不许卖给美国!中
【16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