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局势已经反转,不再是美国利用台湾牵制中国了,反而是中国通过台湾省来削弱美国影

烟雨评社 2025-10-16 16:51:47

如今局势已经反转,不再是美国利用台湾牵制中国了,反而是中国通过台湾省来削弱美国影响力,中国的策略很简单就是围点打援,温水煮青蛙,让对方难受但又无可奈何! 老美用台湾牵制中国的时代已经彻底翻篇。当解放军军舰常态化巡航台海时,这种被动彻底扭转为中国用台海问题精准消耗华盛顿的利器。 过去美国确实把台湾当成 “永不沉没的战舰”,冷战时期靠着输送武器、共享情报,在中国大陆家门口钉下钉子。那时候中国国力刚起步,海军只能在家门口巡逻,面对美国的军事压力,在台海问题上难免被动。 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海军能远航深蓝,福建舰的弹射系统成功测试后,已经具备在深海对抗的能力,战略思维从被动应变变成了主动布局。 解放军的战机绕岛飞行越来越频繁,军舰离海岸越来越近,实弹演习一场接一场,这些动作不是要挑事,而是在构建 “事实控制区域”,明明白白告诉外界,这一带的主导权在我们手里。 这就是 “围点” 的门道,把台湾这个 “点” 围起来,消耗的不仅是台军的资源,更是美国的战略精力。台军得长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武器维护、人员部署的成本不断攀升,战斗力慢慢被拖垮。 美国想当 “援军” 就得不断投入,可一艘航母战斗群每天的运行成本高得吓人,中国在家门口演练成本极低,这种不对称消耗战,美国根本耗不起。更棘手的是,美国把大量资源砸进台海,在中东、非洲等地的布局就捉襟见肘了,全球影响力自然跟着下滑。 经济上的 “温水煮青蛙” 更见功力。台湾的高科技产业早就深度依赖大陆市场,中国没搞粗暴制裁,反而用更精细的方式让两岸经济绑得更紧。 金门通水、建桥这些民生项目,让普通民众实实在在尝到好处,而贸易政策的微调,又让台湾的经济命脉和大陆紧紧连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最让美国焦虑的是芯片,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都承认,全球 99% 的高性能芯片由台湾生产,美国的 AI 产业、军事装备全靠台积电供货。 中国只要保持局势稳步推进,美国就不得不天天担心供应链中断,毕竟台积电的工厂就在台海附近,一旦有变动,美国的 AI 产业可能瞬间崩盘,金融市场的数十万亿资产增值都会受影响。 美国想摆脱依赖也没那么容易。虽然搞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想让台积电把生产线迁到美国,但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产能和技术根本比不过台湾本土。 中国这边还在芯片设计、封装测试领域不断突破,慢慢缩小差距,美国的芯片封锁反而成了倒逼中国技术升级的动力。同时,中国控制着全球 90% 的稀土加工产能,美国的 F-35 战机、电动车产业都离不开这些材料,真要是供应链出问题,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都会受阻。 国际舆论上,美国更是越来越被动。联大第 2758 号决议早就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省,现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沙特等国家一直坚定支持这一原则。 美国嘴上喊着 “支持台湾”,实际行动却缩手缩脚,生怕引发直接冲突,这种 “口惠而实不至” 的表现,让盟友们都看在眼里,心里难免动摇。之前美国想拉着盟友搞对华包围圈,没几个国家愿意真心配合,毕竟谁都不想被卷进台海的泥潭,更不想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 美国每一次强硬表态,反而给了中国收紧局势的理由。比如美国前脚卖武器给台湾,中国后脚就扩大演习范围,一步步压缩美国的干预空间。 这种渐进式策略,既避免了正面冲突,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局势,让美国难受却没辙 —— 打打不起,撤又不甘心,只能被拖着消耗国力。曾经用来牵制中国的 “台湾牌”,现在成了削弱美国霸权的筹码,这局势的反转,说到底是实力和战略耐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说白了,南海和台海这点事儿早就风向大变了。现在中国靠着硬实力和一股子战略定力,硬生生把美国当初想借台海问题给自己下绊子的那一招,变成了反过来让美国吃苦头的棋子。美国现在在台海这边投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付出的代价也是一天比一天惨重。 信源:网易新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