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病区的护士们收拾办公室时,意外翻出护士长吴红抽屉里一张泛黄的烈

征途观史 2025-10-16 15:43:13

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病区的护士们收拾办公室时,意外翻出护士长吴红抽屉里一张泛黄的烈士证明书,上面写着她爷爷的名字吴石,年轻护士们愣住了,这位跟她们一起值夜班、亲手示范如何给患者滴眼药水的护士长,竟是台湾隐蔽战线牺牲的国民党中将参谋次长的孙女。[紫薇别走] 1973年,河南省民政厅的工作人员敲开了吴红家的门,父亲吴韶成接过那本红色封面的烈士证明书,手抖得厉害,15岁的吴红站在一旁,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 父亲翻出几张黑白照片,指着照片上那个身穿军装、眉目清秀的中年男人说:“这是你爷爷,1949年他去台湾的时候,我才十几岁。” 吴红真正了解爷爷,是1980年代史料逐渐解密之后,她在图书馆翻阅资料时才知道,爷爷在为共产党工作,利用国民党中将参谋次长的身份,传递了《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等核心情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这些情报起了关键作用。 吴红从卫校毕业,分配通知书下来那天,父亲坐在院子里修自行车,头也不抬地说:“去了医院好好干,你爷爷那时候传递情报,一个细节错了就是掉脑袋,你做护理工作也一样,药水的剂量、消毒的时间,马虎不得。” 上世纪80年代初的眼科病房,一个护士要管十几个病人,那时候没有一次性针头,所有注射器用完都要煮沸消毒,吴红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把前一天用过的器械再检查一遍。 1993年一位农村来的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科室开会分析原因,发现是某个环节消毒不彻底,会上几个年轻护士互相推责任,吴红站起来说:“别吵了,我是护士长,我负责。” 医院正式任命她为眼科病区护士长,这一干就是15年,她带的护士记得,吴红从来不在办公室坐着,总是在病房里转,有个刚毕业的小护士给病人换药时手法不对,吴红看见了,二话不说自己示范一遍,然后让小护士再做,一直练到标准为止。 一个护士无意中知道了她的身世,跑来问她:“护士长,你爷爷是那么大的英雄,你怎么从来不说?”吴红正在整理病历,头也没抬:“说这个干什么?能让手术成功率更高吗?” 吴红的父亲去世前,把她叫到床边:“爷爷那一代人,为了信仰可以牺牲生命,你们这一代虽然不用上战场,但守住本分也是一种坚守。” 退休后,吴红第一次去福州,看了爷爷曾经住过的三坊七巷旧居,那是一个小院子,青石板路,木格窗户,导游介绍说,吴石将军在这里住了三个月,然后就去了台湾,再也没回来。 院子里有几个福州老人,听说她是吴石的孙女,拉着她的手说:“你爷爷了不起啊,我们福州人的骄傲,”她在院子里站了很久,想象爷爷在这里整理行装,明知此去凶险,却还是毅然前往。 网友热评: “之前只知道是个历史人物,看了他孙女踏实做事的故事,才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忠诚与信仰的传承。” “真正的‘红三代’这么低调实干,说明家风真好!这种精神财富比什么都珍贵。” “看完想想自己教育孩子,是不是太注重分数了?这种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基本品质才是根本啊。” “感动之余也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电视剧让将军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我们可能就错过了这位身边英雄后人的故事,怎么才能让这些宝贵的历史记忆更自然地流淌进今天的生活呢?” “文章里提到《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这段历史确实关键”;也有人简单直接地表达支持,“祖孙俩都是好样的,点赞!” “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也是对祖国做贡献了”。 在你看完吴红奶奶的故事后,最触动你内心的是哪一个细节?是吴石将军的绝笔诗,是父亲对吴红那句“踏实做事”的叮嘱,还是她本人在护士岗位上一干几十年的坚持? 或者,你的家族里是否也有类似这样“无声却有力”的精神传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和故事。   信源:大河网

0 阅读:97
征途观史

征途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