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目。以旅游或商务目的赴菲、行程不超14天的中国公民可在线申请,但只能从马尼拉或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入境。菲方称此举是为了加强民间交流和促进合作。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菲律宾旅游业撑不下去了。 看看数据就知道了,2019年那会儿中国游客给菲律宾旅游业的“成绩单”多亮眼——170多万人次的到访量,实打实的第二大客源国,这些人可不是去长滩岛喝免费海风的,住酒店、吃海鲜、买特产,人均一千多美元的消费力,硬生生撑起了菲律宾旅游收入的五分之一还多。 那会儿长滩岛旺季能挤下四万七千多人,岛上3万多常住人口里,大半都靠着中国游客的消费吃饭,从卖芒果干的小摊到海边的度假村,谁见了中国游客不得笑脸相迎。 可这几年再看,菲律宾旅游部2024年倒是喊出了7605亿比索的“历史最高收入”,但背地里连770万外国游客的目标都没完成,所谓的“增长”更像是矮子里拔将军,跟邻居们一比简直没眼看。 马来西亚2024年中国游客直接冲到372.59万人次,比前一年翻了一倍多,泰国更狠,全年外国游客3554万人次,旅游收入快摸到500亿美元,再看看菲律宾,最大客源国变成了韩国,才157万人次,这数字要是放在2019年,连中国游客的零头都不够,说句“饥不择食”都算客气的。 更要命的是饭碗问题,菲律宾旅游业2023年就养活了621万人,占全国总就业的12.9%,这意味着每8个工作岗位里就有1个靠旅游吃饭,用户说的675万人恐怕还算上了那些靠游客吃饭的小商贩、三轮车夫,这些人的生计可经不起折腾。 长滩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地方早年间靠渔业根本混不上饭吃,全靠旅游业才跻身经济前列,2017年就接待过200多万游客,平均每个居民要对接66个游客。 可要是中国游客不来,旺季的沙滩怕是要冷清一半,那些靠接送游客的电动三轮车、靠卖手工饰品的小店,生意能好到哪儿去? 宿务更不用说,作为指定入境点之一,这里每年本来能吸引40万中外游客,当地近10万华人华侨大半都在做旅游、餐饮生意,中国游客一缺位,这些人的生意额怕是得打对折,所谓的“菲南皇后城”,没了游客的消费撑着,皇后的底气都得虚几分。 反观周边国家的操作,菲律宾这波恢复电子签简直是被逼到了墙角才出手。泰国早在2024年就试行了五个月免签,2025年干脆直接给了永久免签。 马来西亚更机灵,2023年底就开始试行互免,2024年中国游客直接翻倍,新加坡也跟着搞30天互免,连越南都在琢磨着放宽政策,还新增了直飞航线抢人。 就这么个神仙打架的局面,菲律宾之前还端着架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中国游客早就被邻居们瓜分干净了。 现在才想起恢复电子签,还抠抠搜搜只开放马尼拉和宿务两个入境点,行程还限14天,这哪是想“加强交流”,分明是想先抓点游客救急,又怕投入太多收不回成本,典型的又想当又想立。 说穿了,旅游业占菲律宾GDP的6%,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也是实打实的经济支柱。2024年7605亿比索的收入看着唬人,可换算成美元也就133亿,连马来西亚的零头都不够,更别说跟泰国比了。 要是中国游客这块大蛋糕一直拿不到,别说增长了,能不能保住现有盘子都不好说。马科斯政府再想在国际上摆硬气姿态,也不能眼睁睁看着600多万人没饭吃,毕竟选票还捏在这些老百姓手里。 所以这电子签根本不是什么“交流桥梁”,就是根救命稻草。 那些说“加强民间交流”的官话,也就骗骗不看数据的人,真要交流怎么不开放更多入境点,怎么不延长停留时间?说白了,就是想用最低的成本先把中国游客骗回来,填一填旅游业的窟窿而已。
大快人心,恐吓中国游客的黄毛被处理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遭到了泰国导游的威胁
【1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