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相似。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

兰亭说事 2025-10-16 14:53:24

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相似。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到时候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确实风光,汽车和电子产品在美国市场卖得风生水起,几乎把本土品牌逼到墙角。 美国一看自家地盘被抢,立刻拉上几个盟友搞出个广场协议,表面说调整汇率,实则拿着大棒逼日元升值,短短几年日元兑美元汇率从240:1飙升到120:1,日本出口瞬间被抽走活力,原本物美价廉的商品一下贵了一倍,美国市场份额哗哗往下掉。 更狠的是后续的贸易打压,美国瞄准日本半导体产业,1986年逼着日本签订《日美半导体协定》,不仅限制日本芯片出口份额,还要求公开技术机密,原本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的日本半导体,硬生生被压得喘不过气。 这才有了后来日本“失去的三十年”——1993年GDP还有4.45万亿美元,2024年反倒跌到4.03万亿,占全球比重从17.3%缩水到4.2%,彻底失去了和美国抗衡的底气。 现在美国对中国的操作,简直是翻版剧本复刻。先是拿关税开刀,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以芬太尼为由头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一路加到145%,波及电动车、芯片这些关键领域,这不就是当年对日本汽车加税的老把戏。 接着是技术封锁,美国商务部2025年初更新芯片管制新规,把限制范围从7nm以下扩到14nm,还把50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塞进“实体清单”,连腾讯、宁德时代这些企业都被列入“涉军清单”,这和当年卡日本半导体的路子一模一样。 更搞笑的是搞贸易壁垒,美国给中国船舶开征天价港口费,中国造、中国运营的船只要进美国港口,最高得交150万美元,想复制当年绞杀日本造船业的套路,毕竟中国现在造船业占全球60%的交付量,80%的新订单都在手里,美国看着眼馋又着急。 但中国可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日本,美国这套老玩法根本不管用。当年日本签广场协议时连讨价还价的勇气都没有,中国面对关税大棒直接硬碰硬,立刻跟进加征125%的反制关税,还把通用动力、洛克希德・马丁这些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美国想卡中国港口,中国就对美国船舶收特别港务费,上海、深圳等港口一一对标反制,每航次多收5万到15万美元,一点没惯着。 日本当年半导体产业被卡脖子就只能认栽,中国直接砸钱搞自主研发,2014年成立大基金一期投了1387亿,二期又投2041亿全砸向设备材料,2024年半导体设备行业研发强度高达18.7%,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到2025年上半年,国产设备在国内晶圆厂的采购占比已经升到37%,比2020年翻了近两倍,连ASML前研发副总裁都跑来加盟上海微电子,这底气日本当年想都不敢想。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看透了美国的套路,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日本当年90%的高端商品都依赖美国市场,被掐住喉咙就只能等死。 而中国早就通过一带一路、RCEP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中美贸易顺差虽然还有3600亿美元,但中国对东南亚、非洲的出口增速已经超过20%,就算美国市场少赚点,其他地方照样能补上。 美国想断中国供应链,却忘了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单说半导体产业链,从稀土材料到刻蚀设备,现在基本能自己搭起来,中国还掐住了美国的七寸——对镓、锗等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要知道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设备里23%的稀土都靠中国供应,没这些材料,他们的高端设备就是一堆废铁。 美国自己也没想到,这套打压手段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2025年加征关税后,美股半个月就蒸发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14%的GDP,家电、汽车全涨价,美国消费者只能疯狂囤货,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赶紧下调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从1.9%砍到1.5%。 想卡中国芯片,结果中国国产28纳米芯片成本降了18%,反而更有竞争力,马来西亚、土耳其的晶圆厂都开始买中国的刻蚀设备。 现在美国所谓的“计划”看着唬人,其实早漏了破绽。想靠供应链围堵中国,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光造船业就握着重拳,80%的新订单在手,怎么堵得住?想靠技术封锁,中国光刻机都要搞出惊喜了,国产设备占比越来越高,再过几年可能轮到美国求着买技术。 说到底,当年日本软骨头,美国一施压就妥协,现在中国不仅敢反制,还能自己搞替代,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