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昨晚(北京时间10月15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批评中国违反协议:“中国为控制稀土流通而采取的扩张性规定是对六个月前在日内瓦达成的中美协议的否定。 如果中国继续推进这一升级版新机制,美国政府准备采取强硬措施。 ”评几句:所谓 “日内瓦协议否定论” 根本站不住脚。 2025 年 5 月日内瓦会谈达成的协议明确以 “互谅互让” 为核心,中方随即调整对美关税回应诚意,而美方却在协议墨迹未干时就启动 “层层加码”:10 月 11 日特朗普突然宣布 11 月起对全部中国商品加征 100% 额外关税,此前更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对中国船只加收港口费,将协议中的 “关税缓和” 条款彻底架空。 格里尔口中的 “扩张性规定”,实为中国 10 月 9 日推出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 —— 但这绝非无端之举。 商务部早已提前通报美方,只是美方彼时正沉迷于 “关税施压” 未予重视。 更关键的是,协议仅要求中方 “调整非关税措施”,从未禁止中国基于国家安全实施出口管制,而稀土作为军工核心原料(F-35 战机每架需 400 公斤稀土),其流向管控本就是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 事实上,美国的违约早有前科。 6 月中美签署稀土 “谅解协议” 后,美方刚拿到 353 吨稀土磁体出口(同比暴涨 660%),转头就抛出 “新条件”—— 要求将中国与俄伊能源采购纳入协议约束,试图用 “稀土换能源主权” 的捆绑交易掏空协议根基。 这种 “拿到好处就加码” 的操作,与此次先破坏关税承诺、再倒打一耙的逻辑如出一辙。 更具讽刺的是,美方所谓 “协议精神” 本身就是双重标准。 日内瓦协议要求 “解除不合理限制”,但美国至今未撤销对中国商飞 C919 零部件的禁运,也未放开 STEM 留学生签证限制,反而变本加厉强化技术封锁。 正如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坦言,“稀土问题是我们最大的痛点”—— 美方的愤怒,本质是对自身供应链依赖中国的焦虑,而非对 “规则” 的珍视。 至于格里尔威胁的 “强硬措施”,更像是色厉内荏的表演。 美国 83.7% 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重稀土依存度高达 97%,即便内华达州开采稀土矿,仍需将矿砂运回中国提纯。 中国不仅掌控 90% 的永磁体产能和 80% 的分离专利,更通过 “纳米追踪芯片”“军工熔断机制” 精准管控流向,美方所谓 “供应链替代” 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反观中国的稀土管制,始终在法律框架内运行:仅限民用、逐单审批、提前通报,完全符合国际通行的国家安全原则。 真正 “否定协议” 的,是美方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动辄挥舞关税大棒的霸权行径。 当白宫试图用 100% 关税威胁中国时,或许该先看看自家股市 ——10 月 10 日道指暴跌 2000 点的教训,早已说明谁才是规则破坏的最终受害者。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昨晚(北京时间10月15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批评中国违反协议:
洛风阐社会
2025-10-16 11:51:32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