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确实有稀土矿,也愿意给美国,美国一听也乐了,以为找到了摆脱中国的“救命稻草”。可问题是,巴基斯坦只有矿石,没有提炼能力;美国呢,几十年产业空心,连完整的稀土分离线都建不起来。说白了,这堆矿运到美国,就是一堆挖出来的石头,变不成电机里的磁铁,装不到新能源车或战斗机上。 话说回来,美国这些年一直被中国卡着稀土脖子,这玩意儿是高科技和军工的命根子,从电动车电机到战斗机部件,都离不开。数据显示,中国掌握全球95%的稀土精炼产能和90%的相关专利,美国自己呢,早几年就把产业链扔了,2002年关了最后一座稀土矿,2005年研究团队也散伙,导致现在想重启都费劲。结果呢,美国军方库存只够用67天,价格一涨三倍,搞得五角大楼急眼了。巴基斯坦这边呢,确实有货,俾路支省和旁遮普省储量超4000万吨,钕、镨这些关键元素齐全,估摸总价值6万亿美元。 可巴方开采规模小得可怜,一年顶多2000吨,连自家用都不够,设备还得靠进口,提炼技术更是空白,纯度要到99.9999%那种精细活儿,他们摸不着门道。2025年9月,美国战略金属公司和巴基斯坦边境工程组织签了5亿美元协议,表面看风风火火,10月就运了2吨样品过去,包括锑、铜精矿和稀土。可这些东西到美国仓库,只能堆着生灰,因为美国本土唯一稀土厂MP Materials,还得把矿石运到中国去加工,本土分离线成本高到100美元一公斤,纯度才60%,远不够用。 再深挖,美国为什么这么急?因为中国8月刚出新规,把稀土开采和冶炼技术列为管制项目,没许可连技术支持都不给境外,这直接掐住要害。巴基斯坦想建厂,没技术玩不转;美国自己搞不出,还想帮巴方?门都没有。话说,美国产业空心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几十年制造业外流,导致关键供应链断裂,现在想重建,难如登天。 拿回收来说,从电子垃圾里抠稀土,成本是中国的10倍,效率低得一批。巴基斯坦呢,外债1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只够一个半月进口,这5亿美元对他们是及时雨,但实际开采面临俾路支省的安全隐患,激进活动频发,矿区容易被搅黄。协议里提了勘探、浓缩和炼厂建设,可现实是,巴方法规碎片化,探索技术落后,省际协调差劲,矿业只占GDP 3.2%,全球出口0.1%,潜力大但瓶颈多。 从地缘角度看,这合作更像权宜之计。美国被稀土卡怕了,想在南亚布局,顺带拉拢巴基斯坦,分散风险。中国那边呢,早有准备,2025年收紧稀土和磁铁出口管制,连带产品都受限,这让美国国防供应链更脆弱。数据显示,一架F-35战机要417公斤精炼稀土,一艘宙斯盾舰2.4吨,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缺的不是石头,是能直接用的原料。 巴基斯坦有矿,但缺乏全链条能力,采矿法老旧,安全风险高,尤其俾路支省,那儿矿藏丰富却动荡不安,开发容易半途而废。美国努力重建本土产能,能源部投了近10亿美元推进关键矿物项目,内政部也启动从矿废中回收计划,但进展慢,依赖中国短期难改。拿MP Materials为例,他们在加州有矿,但分离还得靠中国,2025年虽有新动作,可纯度和技术差距大。 巴基斯坦矿业潜力不小,铜、锂、钴和稀土齐备,能定位全球供应商,但现实短板明显。采矿依赖中国设备,现在中国限技出口,巴方卡壳了。美国想借此协议建厂,可面临高成本和技术壁垒,本土回收企业如Phoenix Tailings在试新法,从磁铁和电池废料中抠稀土,但规模小,远水解不了近渴。 话说,这协议虽签了,首批样品也运了,但后续处理没人提,估计还得堆仓库。全球稀土链早被焊死,不是找个矿伙伴就能撬动。美国想甩依赖,恐怕得花几年重塑产业链,巴基斯坦也需升级法规和技术协调。安全问题别小看,俾路支激进活动针对矿业项目,开发容易生变。经济上,巴方欠债累累,这笔钱能缓口气,但长远需建全价值链,从勘探到精炼,不然矿石永远是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