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年龄放宽至38岁!这波红利背后藏着三类人的机遇与挑战 刷到2026年国考10月15日起报名、年龄放宽至38岁的消息时,36岁的朋友当即转发给我:“卡了一年的‘35岁门槛’终于破了,这次必须冲!” 但盯着“计划招录3.81万人”的数据再看,才发现这波政策红利里,机遇和挑战早分得清清楚楚。 先别急着喊“考公春天来了”,得先看懂政策背后的深意。这可不是简单的“年龄放水”,而是精准的“人才补给”——一方面对接延迟退休政策,让公职队伍的年龄结构更合理;另一方面更是给35+群体的“就业缓冲带”。那些在企业摸爬多年的骨干、在基层服务的编外人员以前因年龄被挡在门外,现在终于能凭阅历竞争综合管理、基层治理这类需要“真本事”的岗位。更贴心的是应届硕博放宽至43岁,等于给高学历人才开了“职业重启键”。 但机遇从来和竞争并存。要知道2025年国考竞争比已达65:1,这次年龄放宽直接激活了36-38岁在职人群,报名人数大概率突破新高。不同人群的“破局点”完全不同:35+考生别跟年轻人拼“刷题速度”,你的基层工作经历、问题处理经验才是面试王牌,选岗时优先盯“要求5年工作经验”“专业对口”的岗位,能直接筛掉一半对手;应届生更要在笔试上拉差距,毕竟没经验的短板只能靠分数补;而35岁以下在职考生,别再抱着“年龄优势”躺平,热门岗的竞争只会更激烈。 作为三战上岸的“过来人”,必须说几句实在的备考干货。行测别死磕数量关系把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这两个“提分重灾区”吃透,正确率稳住80%基本稳一半;申论多啃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基层治理类热点素材提前备好框架,比考前临时抱佛脚管用。最关键的是选岗:偏远岗位虽易上岸,但一定要跟家人商量好适配性,毕竟“上岸”不是终点是起点。 其实这波年龄放宽,更像给全社会的“去年龄歧视”信号——职场从来不该用年龄划线,而是看能力成色。10月15日报名通道一开启,注定又是一场“实力比拼”。不管你是冲红利的38岁考生,还是攒经验的年轻人,稳住节奏才是王道你身边有人要冲这次国考吗?来评论区聊聊你的备考秘诀~
国考年龄放宽至38岁!这波红利背后藏着三类人的机遇与挑战 刷到2026年国考1
温柔饭团
2025-10-15 00:32:32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