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9年,内蒙古一男子惨遭巨变:2个儿子相继去世,妻子另嫁他人,万念俱

韫晓生 2025-10-14 14:52:49

[微风]1979年,内蒙古一男子惨遭巨变:2个儿子相继去世,妻子另嫁他人,万念俱灰下,他只想随儿子而去,邻居却送给他一个奄奄一息的弃婴,没想到,40年后,弃婴的举动让他老泪纵横。   (信源:中国军网——带养父进京做博士后研究,11年形影不离,这位军事科学院上校让人动容……)   那年内蒙古通辽的冬夜,土坯房的煤油灯忽明忽暗。董栋小坐在炕边,看着怀里刚缓过劲的婴儿 —— 小脸不再发紫,呼吸也平稳了些,小小的手还攥着他的衣角。   他轻轻摸了摸婴儿的额头,突然心里有了个念头,对着空荡的屋子轻声说:“就叫你董永在吧,永远都在,不离开。”   这话像说给婴儿听,更像说给自己。就在几个小时前,他还揣着半瓶农药,想去儿子坟前了断 —— 半年里,两个儿子先后被急性病带走,妻子留张纸条说 “熬不下去”,转身嫁了邻村,家里只剩他一个人,连炕都冷得没了温度。   若不是邻居王婶抱着这个草垛里捡来的弃婴冲进来,他恐怕早已没了活下去的念想。   “永在,永在……” 董栋小又念了两遍这个名字,眼眶慢慢红了。以前给两个亲生儿子取名时,他盼着孩子有出息,名字里带了 “强”“旺”。   可给这个捡来的娃取名,他只有一个简单的心愿 —— 希望这娃能平平安安留在自己身边,也希望这份突然冒出来的牵挂,能让自己撑过这难熬的日子。   那天夜里,他守着董永在熬到天亮。婴儿饿了,他就把米汤熬得稠稠的,用小勺一点点喂,怕烫着娃,每一口都先自己尝一尝;婴儿尿了,他翻出妻子留下的旧布,笨拙地叠成尿布,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瓷娃娃。   窗外的风刮得呼呼响,可炕边的小世界,却因为这个叫 “董永在” 的娃,有了久违的暖意。 董永在慢慢长大,刚会说话就跟着喊 “爹”,喊得董栋小心里暖洋洋的。五六岁时,娃就知道帮着喂鸡、捡柴火,晚上还踮着脚给董栋小捶背,奶声奶气地说:“爹,等我长大,挣大钱给你买肉吃,永远陪着你。”   董栋小听了直笑,摸了摸娃的头:“好,永在说话要算数。”   为了让董永在上学,董栋小更拼了。除了种地,他还去砖厂搬砖、去草原放羊,手上的茧子磨破一层又一层,却从不让董永在缺一分学费、少一本课本。   董永在也没辜负期待,从小学到高中,成绩次次是班里第一,高考时还考上了军校。送董永在去参军那天,他特意去镇上扯了块新布,给娃做了件新衣裳,这是董永在人生中第一件新衣服,娃舍不得穿,说要留到 “重要的时候”。   在部队里,别人休息时他啃书本,演习受伤缝了七针还坚持训练,从排长一步步升到上校,2007 年又考上国防大学博士。   毕业后他第一时间把董栋小接到天津,后来调任北京,又带着老人一起搬去。   2019 年董栋小 70 岁生日,董永在请了假带他逛故宫,老人走不动了,他二话不说蹲下身背起,一边走一边说:“爹,小时候你背我,现在我背你,咱们永远都在一起。”   趴在儿子坚实的背上,董栋小又想起了 1979 年那个冬夜 —— 煤油灯下手忙脚乱给娃取名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叫 “董永在” 的娃,真的成了自己一生的牵挂与依靠。   其实名字只是个符号,可当它承载了真心与承诺,就成了最珍贵的念想。董栋小和董永在用四十年证明,“永在” 从来不是简单的陪伴,而是你救我于绝望,我陪你过余生的双向奔赴。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没有带着特殊意义的名字?你觉得名字里的心意,会影响人的一生吗?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也为这对用名字许下一生约定的父子点个赞!

0 阅读:58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